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丝竹和鸣 东西交响

当东方的深沉韵律与西方的典雅乐章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艺术火花?10月27日,第十四届中国—东盟(南宁)音乐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室内乐团专场音乐会在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厅上演。整场演出跨越地域与时代,生动诠释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展现了中外音乐语言在交融互鉴中迸发的艺术光彩。

音乐会犹如一幅徐徐展开的东西方音乐长卷。多尼采蒂的《长笛、巴松、钢琴三重奏》轻快明媚,洋溢着古典主义的典雅气息;德彪西的《大提琴与钢琴奏鸣曲》朦胧而富于色彩,尽显印象派音乐的细腻变幻;斯美塔那《g小调钢琴三重奏》的第三乐章则以炽烈深情与戏剧张力,传递出浪漫主义时期的浓厚情感。

中国作品亦各具风韵。笛声清越的《西皮花板》奏出戏曲音韵的流转;琵琶独奏《晚秋》如珠玉落盘,勾勒出深秋的寂美意境;马头琴演绎的《万马奔腾》豪迈奔放,仿佛草原上骏马驰骋的壮阔画面;笙协奏《江河万古流》则似文明回响,在乐音中铺展出历史长河的苍茫气象。

本场音乐会曲目编排兼具历史厚度与风格广度,在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师生与特邀艺术家的联袂演绎下,近两百年的东西方音乐精华得以生动展现。张博、林璐、金月姣、王婷、郑杨、阿拉德尔图等演奏家与歌唱家,以精湛技艺与深情演绎,完美呈现了音乐的文化积淀与创新活力,每一次拨弦与吟唱,都赢得现场经久不息的掌声。

作为一支深植于中国民族音乐传统的表演团体,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室内乐团在持续探索中逐步形成了融民族气质与国际视野于一体的艺术风格,已成为推动中华音乐文化走向世界的重要力量。此次乐团参演音乐周,以高水平的艺术实践,推动了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音乐文化领域的深度对话,为区域文明互鉴树立了具有示范意义的艺术样本。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363 图片:蓝梦 记者:陈蕾 编辑:李慧婷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