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区三塘镇宝盖桥 “退休” 换新,村民雨天出行无忧

10月27日,承载着村民57年记忆的三塘镇六村村宝盖桥改造完成,正式竣工通车。新桥不仅让村民告别了“雨天涉水、晴天颠簸”的出行困境,更为乡村振兴注入了交通动能。

据悉,宝盖桥始建于1968年,是附近村坡对外出行的重要通道。随着岁月侵蚀,桥梁出现混凝土剥落、钢筋锈蚀等结构性病害,遇暴雨天气,排水不畅,桥面常被积水淹没,蹚水过桥成为常态,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和安全隐患。该桥经专业机构检测,被评定为危桥。

为全面消除危桥隐患,保障人民群众出行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发展,兴宁区将六村村宝盖桥纳入改造计划,筹措资金296万元用于桥梁改造。自今年6月初正式开工以来,交通部门多次赴现场沟通改造细节,与施工团队共同克服广西汛期暴雨频繁、施工场地受限等多重挑战,科学规划施工时序,高效推进工程建设,仅用3个月顺利完成主体施工。新桥长约70米,桥梁宽5.5米,桥梁两端新增引道长约85米,路基宽5.5米,路面宽4.5米,可满足小型农用车双向通行需求。新桥建成后,旧桥已按计划拆除。

六村宝盖桥新桥的建成,使周边村坡125户村民直接受益。过去桥窄且存安全隐患,大车难进,产业难兴;如今新桥宽阔稳固,通行效率大幅提升,为农产品上行、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提供了坚实的交通保障,有效促进了当地水稻、甘蔗等产业发展,真正让便民桥连通了振兴路。

据了解,近年来,兴宁区以“四好农村路”建设为总抓手,投入近4亿元实施县道提升、双车道改造、危旧桥改造等工程,实现了自然村100%通硬化路,72%以上建制村通双车道,率先开展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形成“养护标准化、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队伍专业化”的兴宁经验,在2024年自治区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现场会作经验交流,成功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自治区示范县,兴宁区交通运输局获评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广西交通运输行业突出贡献集体。

通讯员:黄 静

阅读量:22 编辑:黎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