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三江口40亩晚稻迎丰收 农文旅融合绘就乡村振兴图景

金秋十月,邕城大地稻浪翻滚。在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江村三江坡,左江和右江交汇处的40多亩晚稻进入成熟季,金黄的稻穗随风摇曳,层层叠叠的稻浪与古村落、三江口码头相映成趣,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吸引了大批市民前来拍照打卡,定格丰收瞬间。

三江口40多亩晚稻迎丰收。记者何璨汐 摄

10月31日,记者走进三江坡三江口景区的稻田,空气中弥漫着清甜的稻香。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泛着金色光泽,微风拂过,稻浪此起彼伏,发出沙沙的声响。“下周一开始就能收割了,你看这稻穗多饱满,今年又是好收成!”南宁三江口景区负责人黄丽萍正穿梭在稻田中查看稻谷成熟度,指尖划过饱满的稻粒,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她笑着介绍,这片晚稻不仅是丰收的庄稼,更是热门的“网红打卡点”,周末会有很多市民专程赶来,在田埂上拍照留念,感受田园风光。

三江口40多亩晚稻迎丰收。记者何璨汐 摄

作为中国传统古村落、广西历史文化名村,三江坡坐拥左江和右江交汇的独特地理优势。据悉,2020年,江南区人民政府引进南宁三江缘文化旅游投资有限公司,开启了三江坡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如今的三江口景区,游客除了能感受田园风光,还能体验到古色古香的民宿、香气扑鼻的窑鸡、闲适惬意的垂钓等项目,既能亲近自然,又能享受休闲时光。

三江坡新增了古色古香的民宿。记者何璨汐 摄

“景区的发展让我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增收。”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江村村委会副主任曾怡猛介绍,文旅产业的兴起,不仅带动了村民种植的农副产品热销,还为60多户脱贫户提供了稳定工作机会。景区现有约20个岗位,涵盖服务、管理等多个领域,不少外出务工人员纷纷回乡创业或就业,收入比外出打工更可观。预计,今年40多亩晚稻亩产可达800斤,稻米总产量约2万斤,这些生态大米也成为游客争相购买的土特产。

三江口40多亩晚稻迎丰收。记者何璨汐 摄

稻谷丰收过后,三江口景区的精彩仍将继续。黄丽萍透露,晚稻收割后,景区将种植油菜花,预计2026年3、4月份盛开,往年花期单日游客量可达三四千人次。同时,景区将持续开展团建活动,进一步丰富旅游体验。曾怡猛透露,未来村里将加大宣传力度,依托明清古建筑群、汉城遗址等历史文化资源,以民宿、研学为核心延伸产业链,打造更具特色的农文旅融合项目,让游客在体验田园风光的同时,感受古村落的历史底蕴。

稻田不远处,就是三江坡明清古建筑群。记者何璨汐 摄

从稻田到景区,从单一种植到多元发展,三江坡以稻为媒,走出了一条农业与文旅深度融合的乡村振兴之路。如今的同江村,不仅收获了金黄的稻谷,更收获了村民的幸福生活,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画卷正在三江口徐徐展开。

记者:何璨汐

编辑:罗竹君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农春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97 记者:何璨汐 编辑:罗竹君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