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下午,《收获》《人民文学》《小说选刊》《江南》名家名刊名编走进广西民族大学座谈交流会在南宁举行。“南宁是我文学的起点”“除了刘三姐,广西还有其他文化品牌可以打造”,名编名家除了鼓励学子发奋学习外,还和大家围绕文学话题畅谈交流。

图说: 《收获》杂志主编钟红明。
《收获》杂志主编钟红明其实和广西非常有缘,20世纪80年代末,作家鬼子的两个短篇小说就是经钟红明之手编辑刊发在《收获》杂志的。鬼子的不少作品,比如《古弄》《家癌》《苏通之死》都是在《收获》见刊的。作家东西甚至还清晰地记得,1995年3月5日,他把后来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没有语言的生活》稿子投进了《收获》的邮箱,而当时的责编正是钟红明。2012年,钟红明推出的广西作家朱山坡小说《灵魂课》,又入选了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该小说还改编成了电影,在东京国际电影节展映。今年,钟红明又在《收获》第五期推出朱山坡的短篇小说《座头鲸》。30多年对广西作者的持续关注,使钟红明对广西文学有着深入的认识和深厚的感情。在交流会现场,钟红明以一位老编辑的身份,提出了自己对好的稿子的看法:“文学作品最终是要靠其本身的价值经受检验的,好的作品往往关注了人类普遍性的问题,并做出了自己的思考”。

图说 :《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梁豪(右)。
《人民文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梁豪是广西人。他认为广西有很多文化品牌可以推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写作,广西作家显然可以写出属于自己的优秀文学作品”。

图说 :《江南》杂志主编哲贵。
《江南》杂志主编哲贵是媒体人出身。他以自身经历鼓励广大学子进行文学创作。他回忆了当年的经历,说当时写作算是有点“不务正业”,而如今是放开手脚可以写作的好时代。正是热爱让他持续在文学道路上发力,不断有作品出炉。

图说 :《小说选刊》杂志主编付秀莹。
《小说选刊》杂志主编付秀莹也是广西作家的朋友。她特别提到,她早期有影响力的第一篇作品就是在南宁的文学杂志《红豆》发表:“我算是从南宁出发,没有《红豆》就没有我”。

图说:座谈交流会现场。
名编名家还和广西作家凡一平、锦璐、小昌、陈爱中、顾骨、李莹等,以及文学爱好者进行了交流。一些学子还就文学创作话题和名编名家进行了热烈讨论。
记者:李宗文
实习生:黄芳曦
编辑:杨方春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农春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