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鸣区罗波镇:“非遗敬老”新样本为乡村文化振兴添新彩​

近日,武鸣区罗波镇旧陆斡村热闹非凡,一场“非遗进乡村,情暖重阳节”活动精彩上演,活动创新性地采用“白天非遗展演+晚上歌舞联欢”的双时段设计,不仅让全村老人收获了满满的幸福感,更赢得了村民们的交口称赞。

重阳节壮族婚俗表演。

“既要让老人们过个舒心节,更要让非遗在乡村扎下根。” 这是罗波镇人大代表覃艳在筹备活动时秉持的理念。为精准满足老人们的需求,她带领履职专班深入村里30余户老人家庭走访调研,在充分掌握情况后,与村“两委”共同商议,最终确定了“白天非遗展演+晚上歌舞联欢”的活动方案;同时,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募集到 50000元善款及200斤糯米甜酒,为这个已连续举办十届的“敬老节” 注入了全新活力,让传统节庆焕发出新的光彩。

重阳节壮族婚俗表演。

活动当天,代表们精心组织的非遗展演让这座古老村寨瞬间焕发新生机。开场的舞狮拜寿铿锵有力,灵动的狮子伴随着锣鼓声跃动,瞬间点燃了全场的热情;《霓裳嫁衣・十二民族》《壮锦霓裳:手上的山河》两场服饰秀轮番上演,精美的民族服饰与精湛的制作技艺相得益彰,生动展现出壮乡民族技艺的独特精髓;原生态山歌《迎客歌》《呦呦鹿鸣》悠扬婉转,歌声里满是壮乡人的淳朴与深情,让在场老人们倍感亲切;非遗传承人黄丽带来的《国粹・变脸》绝活更是惊艳全场,一张张脸谱在指尖快速变换,引得老人们连连拍手赞叹。这些曾经“藏在深闺人未识”的非遗项目,如今在这场活动中成功“破圈”,以鲜活生动的姿态走进老人们的生活,滋润着他们的精神世界。

人大代表送长寿包给老人。

除了精彩的展演,人大代表们还推出“沉浸式”敬老体验,打破了传统单向慰问的模式,让老人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活动现场,老人们与年轻人围坐在一起,共同动手制作蒸糯米饭,还一起煮制寓意吉祥的猪血肠等传统美食,在协作互动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同时,61位80岁以上的老人收到了人大代表们精心准备的“长寿红包”,9个定制蛋糕也一一送到每位60岁以上老人手中,甜蜜的滋味直抵心间;傍晚时分,85桌重阳团圆宴在村寨里摆开,村民们欢聚一堂,欢声笑语不断,浓浓的“一家亲”氛围温暖了整个村寨。这种“双向奔赴”的互动模式,让老人们在参与过程中重新找回价值感,幸福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位老人的脸庞。

此次“非遗敬老”活动,充分展现了基层人大代表在乡村振兴中的积极作为与责任担当。人大代表们精准对接“银发群体需求”与“非遗传承”两大核心议题,将传统的重阳节庆升级为集文化传承、精神慰藉、乡村治理于一体的综合载体——既丰富了农村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弘扬了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又为非遗搭建了活态传承的平台,让古老文化在乡村沃土中持续生长。活动最终实现了“老人开心、文化传承、乡村和谐”的多方共赢,为推进乡村文化振兴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旧陆斡经验”,也为更多乡村探索文化振兴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

记者:唐秋艳

通讯员:施晚弟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罗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55 记者:唐秋艳 通讯员:施晚弟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