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元以下买不到真羽绒”?选购羽绒服切记查看核心指标

天气转冷,羽绒服便成了御寒的刚需。然而,近日社交平台上一则“300元以下基本买不到真羽绒”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热议。实际上,羽绒服新国标已于2022年正式实施,标准对羽绒质量、保暖性与安全性等核心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连日来,记者走访南宁多家品牌服饰卖场发现,在售的羽绒服大多已执行新国标,整体合规情况较好,部分轻薄款式或常规款叠加优惠后,300元以下的依旧可见。

300元以内合规的依旧有售

11月5日,记者在南宁市兴宁路一家品牌连锁服装店看到,羽绒服专区挂满了不同厚度的款式,其中,一款标价“259元”的女装羽绒服摆放在显眼位置,有顾客正在选购和试穿,也有顾客拿起标签仔细对比。

alt

记者注意到,该店羽绒服单件售价300元以上和300元以内的款式都有。如该款标价“259元”的女装羽绒服原价599元,标签显示绒子含量为90%,填充的为鸭绒。“这款轻薄款充绒量虽然不算高,但含绒量达到90%,适合广西初冬穿,性价比很高,最近每天销量有明显增加。”店员说道。

走访发现,南宁朝阳商圈其他品牌服装店,也有不少款式羽绒服是300元以下的。对于“300元以下基本买不到真羽绒”的说法,一品牌服装店负责人张女士表示:“这说法不完全对,价格确实是重要参考,但不能简单以价格论真假,因为购买渠道和购买时间是关键。”

张女士还称,羽绒服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大量当季滞销库存被迫低价清仓,尤其女装款式迭代极快,“很多做出来的衣服当季卖不掉,那么如果库存到第二年卖,厂家为了回笼资金,低于成本价抛售很常见,所以即使在300元左右的价格区间,也能买到真羽绒产品。”

在售的大多已执行新国标

实际上,2022年4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新国标《羽绒服装》,不再以包含绒丝、羽丝的“含绒量”作为羽绒服装的核心指标,而要求羽绒服明确标注“绒子含量”,绒子含量每增加5%为一档,最高为95%,不得低于50%。所谓“绒子含量”,指的是羽绒羽毛中绒子所占的质量百分比,绒子是呈发散性球形状态的完整绒朵,这种形态有利于储存空气,从而带来更好的保暖性能。

alt

同品牌羽绒服价格为何相差那么大?据悉,羽绒服的价格受原材料、制作工艺、品牌和销售渠道等因素影响,鹅绒通常比鸭绒更保暖,价格也更高。记者走访朝阳商圈一大型商场发现,女款羽绒服价格多在1000至3000元之间。店员称多款为鹅绒填充,充绒量因款式和码数而异:“羽绒服暖不暖和,主要看绒子含量、充绒量和蓬松度,充绒量越高越厚实,蓬松度越高越暖和。”

记者走访中发现,品牌服饰卖场里在售的羽绒服大多数已执行新国标,吊牌上均清晰标注“新国标”:含绒量、充绒量、执行标准等关键信息,整体合规情况较好。多名店员告诉记者,今年上架的羽绒服全部符合新国标要求,“现在监管严,不敢卖不合规的产品,吊牌上的信息都一目了然”。

切记查看吊牌的核心指标

“之前刷到热搜说低价买不到真羽绒,有点担心踩坑,所以特意仔细看吊牌。”正在试穿羽绒服的市民陈女士告诉记者,她最终选择了一款279元的轻薄款,“标签上各项指标都写得很清楚,摸起来柔软无硬梗,按压后能快速回弹,应该是真羽绒。”

连日来,记者走访中,多名羽绒服从业者表示,“300元以下买不到真羽绒”的说法略显绝对,南宁市场上符合新国标的低价真羽绒仍有不少选择,但多集中在轻薄款、基础款。“消费者在选购时,无需过度纠结价格,重点关注吊牌上的含绒量、充绒量等核心指标,结合自身保暖需求理性消费,即可买到性价比高的合规产品。”

消费者如何根据标准判断羽绒服质量?对此,有羽绒服从业者提醒,首先看吊牌,根据新国标《羽绒服装》,必须标注含绒量、充绒量、蓬松度、绒子含量等核心指标;其次摸手感,真羽绒服手感柔软蓬松,无明显硬梗,按压后能快速回弹;最后看价格,如果一款厚款羽绒服售价远低于300元,且未标注完整核心指标,大概率存在质量问题。

记者:黎兆齐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罗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110 记者:黎兆齐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