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收官 促进残健融合

11月6日,红色中山教育基地对面广场暖意融融、热闹非凡,由南宁市残疾人联合会、市委社工部共同主办的“融煦入心 文化连心——2025年南宁市‘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走进青秀区中山街道‘红色中山’系列活动”在此举行,为全市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画上圆满句号。

alt

残疾人打手语了解马山壮族会鼓。

活动现场内容丰富多元,亮点纷呈。桃源北社区、河堤社区、七星社区等社区的工作人员与市民齐聚一堂,共同参与这场文化盛宴。参与活动的领导和嘉宾携手在“残健融情长卷”等画卷上悉心绘制,一笔一划间满含对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美好期许,生动诠释着“残健融情”的深刻内涵。

便民服务区内,爱心暖流涌动不息。牙科、眼科义诊台前,医生们耐心为居民检查身体、解答疑问,细致讲解护牙护眼知识;中医诊区里,医师专注地为市民量血压、把脉,结合体质给出实用养生建议;盲人按摩摊位前更是排起了长队,按摩师娴熟的手法让体验者纷纷点赞。广西云彩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残疾青年们带来的手工作品义卖区同样人气高涨,编织挂件、手绘饰品等精巧物件凝聚着他们的智慧与汗水,市民们踊跃选购,用实际行动传递爱心与支持。

alt

市民坐在轮椅上参加轮椅障碍游戏。

alt

市民参加盲眼敲鼓游戏。

国家级非遗马山壮族会鼓的魅力引得市民驻足流连。非遗壮族会鼓代表性传承人、马山县千古传声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负责人陈猛儒介绍,现场展示的马山壮族会鼓文创产品与残疾人有着深厚渊源,部分文创工序特意交由农村就业困难的残疾人朋友完成。“我们会根据他们的情况安排合适的工序,对于不方便出门的残疾人,还会提供上门教学服务,让他们在动手实践中感受非遗文化的乐趣,实现自我价值。”陈猛儒说道。

活动尾声,盲眼敲锣、融合套圈、轮椅投篮、轮椅障碍赛等互动游戏依次开展,居民们积极参与,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在游戏过程中,大家相互协作、彼此鼓劲,每一次成功都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充分展现了残健融合、互助友爱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2025年南宁市“残疾人文化进社区”项目以“融煦入心 文化连心”为核心主题,足迹遍布武鸣区双桥社区、马山县西华社区、隆安县城厢镇民盛社区等全市多个县区。各地活动充分挖掘本地特色文化资源,通过非遗展示、便民服务、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将高质量的文化服务精准送达基层社区。从项目启动仪式的庄严宣告,到各社区(村委)活动的蓬勃开展,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温暖人心的文化活动在邕城大地广泛开展,不仅让文化赋能残疾人事业的实践落地生根,更收获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反响,让残健融合、互助友爱的春风吹遍城市的各个角落。

记者:韦薇 文/图

通讯员:潘小超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罗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66 图片:韦薇 记者:韦薇 通讯员:潘小超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罗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