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程碑时刻!南宁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总量突破百万户

南宁市民营经济发展迎来里程碑时刻!记者11月6日从市发展改革委获悉,截至今年9月底,全市民营经济经营主体达100.38万户、占全市经营主体存量的95.24%,成为广西首个民营经济经营主体数量突破百万户的城市。这标志着南宁市民营经济规模能级迈上新台阶,作为高质量发展“压舱石”的作用更加凸显。

亮眼数据背后,是民营经济强大的发展韧性与活力。今年1—9月,南宁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税收的53.3%;民营企业实现进出口总额398.6亿元,同比增长18%;全市共有16家企业登上2025广西民营企业百强榜单。

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得益于南宁市持续优化的营商环境和精准有效的政策支持。“我市建立了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工作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起多层级、全方位保障体系。率先在全区开展‘个转企’直接登记改革,今年1—9月共推动471家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为市场主体成长扫清了障碍。”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黄福来介绍。

营商环境持续升级,民营企业大显身手。图为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有序作业。记者 叶子榕 摄

打出系列“组合拳”,南宁市民营经济要素保障更加坚实。截至2025年9月,民营经济贷款余额2498亿元,同比增长3%;工业项目“标准地”改革不断深化,已出让面积1708亩;人才引育持续开展,民营企业认定南宁市高层次人才320人次;企业一站式出海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民营企业开拓国际市场获有力支持。

下好发展“制胜棋”,南宁市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编制人工智能场景开放工作指引,已向社会发布138个“人工智能+”场景机会清单,推动创新要素加速集聚。目前,南宁市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达1378家,民营企业参与建设的创新创业平台达583个,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11月3日至4日,出席2025“东盟伙伴”媒体合作周系列活动的国际嘉宾在南宁开展参访交流。图为国际嘉宾在迈越科技股份公司体验AI智能眼镜。记者 黄维业 摄

一批科技型民营企业正成为南宁市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智能眼镜在第22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亮相后迅速“走红”;南宁宇立仪器有限公司的产品在全球传感器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广西森合高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发明专利荣获第五十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金奖,展现出“南宁智造”的强劲实力。

“我们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聚焦新质生产力培育、重大项目攻坚、人工智能技术深度赋能新型工业化等重点工作,让民营企业在南宁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活力迸发。”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建波表示。

记者:韦静

编辑:冼慧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罗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286 编辑:叶萍 责任编辑:罗琼 值班编审:王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