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房子”怎么建?广西这份技术导则征求意见

新建住房建筑层高应不低于3米;住宅应采取降低高空坠物风险的措施;数字家庭将走入更多百姓家中……11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获悉,广西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好房子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已完成编制工作,正在征求意见。

广西“好房子”立足新时代住房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具备住房基本性能基础上,满足安全耐久、健康舒适、绿色低碳、智慧便捷、和谐美好目标要求。

alt

自治区住建厅网站发布《好房子技术导则》(征求意见稿)

要求设置高空坠物监控系统

安全是“好房子”的基石。为防范高空坠物风险,征求意见稿提出对于存在高空坠物风险的区域,宜设置警示和引导标识,并应实行24小时动态监控;在人员通行的住房周边区域宜设置缓冲区、隔离带;住房3层以上部分的建筑外墙宜使用轻质饰面材料,全面守护居民“头顶上的安全”。同时,为保障“脚下的安全”,明确井深超过1.2米的窨井及排水检查井均应设置防坠网,防止儿童意外坠落。

针对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征求意见稿要求,电动自行车停放充电场所应集中设置,具备充满自动断电、故障与高温报警等功能,鼓励在电梯配置识别系统防止电动自行车进入,多措并举消除火灾隐患。电动汽车充电配置方面,建议新建住房的公共充电口数量不宜低于公共停车位的30%或小区总停车位的1%。

完善住房功能满足全龄需求

怎样的住房能让人感到健康舒适?征求意见稿围绕群众关切的空间尺度、隔音、渗漏等常见问题,提出了具体技术指引。如新建住房层高应不低于3米,户门通行净宽不应小于0.9米,单人卧室和双人卧室的短边净宽应分别不小于2.40米及3.20米;宜优先采用吸音材料、浮筑楼板、架空地板等提高隔声性能的措施;厨房应采取防止串烟串味的措施,漏风检验纳入住房分户验收项目范围;安装二次排水暗地漏,避免积水渗入楼板或相邻墙体,系统性解决内部窜水问题。

在适老适幼设计方面,征求意见稿要求至少有一个卫生间具备适老化无障碍改造条件,预留扶手安装位并设置紧急呼救装置;墙、柱等阳角处宜设置避免老年人和儿童磕碰的保护措施。公共区域应通过“连续扶手+防撞措施”保障老年人、轮椅使用者等群体安全通行,降低碰撞风险。

智慧运维与数字生活一体化

智慧运维服务让“好房子”的管理更加高效。根据征求意见稿,5G信号应覆盖全部住户房间及电梯、地下车库等公共区域;小区和单元主出入口、物业中心等处宜设置信息发布与查询屏,便于居民获取周边生活信息;宜配置智能化信息集成平台,统一管理访客对讲、视频监控、停车、设备监管等功能;物业应配置智慧管理平台,整合业主信息、报修、缴费、防疫、投诉等业务,实现一站式管理。

数字家庭也将逐步普及。征求意见稿建议,住房宜为数字家庭设备预留供电、通信条件及拓展空间。数字家庭系统宜兼容安防、设备管理、健康管理等,支持人脸、声纹等生物识别功能,可基于用户身份生成个性化应用场景,并与社区服务平台对接,提供线下服务。

营造风貌和谐邻里友好社区

和谐美好的住宅环境主要从建筑风貌与邻里关系两方面进行提升。征求意见稿建议,结合广西夏季高温特点,宜选取适配气候、体现传统文化的墙面色彩,并种植耐阴、无毒无刺的本土植物,将架空层打造生态与休闲兼具的共享空间。户型设计宜引入绿色生态理念,采用局部挑高、错层或外挑式大阳台等形式,以改善遮阳、增强通风并丰富生活场景。

楼栋间距除满足日照、通风与消防要求,还应减少对视与噪声干扰,主要居室直视距离宜不小于18米,单元相邻住户辅助房间对视距离不宜小于4米。

在促进邻里和谐方面,在公共出入口设置交往大堂,提供快递存放、休憩交流等功能,鼓励邻里互动。此外,宜设置宠物友好空间,并合理规划儿童游戏区、青年健身区与老年休闲区等多功能活动场所,促进全龄友好型社区建设。

记者:韩沛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李斯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187 记者:韩沛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