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寻民营企业的活力之源和创新“密码”,连日来,记者走进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鹏云智造(广西)科技有限公司、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多家人工智能企业,切身感受南宁民营经济的发展脉动,用心聆听民营企业背后的创新故事。
一副“眼镜” 看见南宁智造“新视界”
“大家注意到,今天我没有带讲稿,而是戴了一副广西企业生产、具有实时清晰提词功能的智能眼镜,讲稿就在我的眼镜里。大家看不到,我能看到。”在第二十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开幕式上,一副“广西制造”智能眼镜“圈粉”无数,也收获了众多海外订单。这背后,源自于总部在南宁的民营企业——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核心技术支撑。


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事业部市场总监黄宇阳现场演示了眼镜的多种功能。韦静 摄
近日,记者走进迈越科技AI展厅,近距离体验了这款智能眼镜。该公司人工智能事业部市场总监黄宇阳现场演示了眼镜的多种功能:“除了实时提词,它还内置AI助手,能够实现同声传译,并对日常提问进行分析,将答案直接呈现在眼前。”他透露,仅第二十二届东博会期间,企业就与泰国签下1000副智能眼镜订单,目前国内外销量已突破两万副,多个国家也表达了代理合作意向。

除了智能眼镜,该企业的另一款“王牌”产品——AI翻译卡同样表现亮眼。该公司的市场专员曾思嘉介绍:“这款AI翻译卡支持磁吸功能,可以直接贴在手机上,小巧便携,方便携带。同时,具有文本翻译、语音翻译、视频翻译等多种功能,支持中文与100多种不同国家的语言同时互译,非常适合跨境交流场景。”

AI翻译卡支持中文与100多种不同国家的语言同时互译。韦静 摄

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市场专员曾思嘉向记者展示可以贴在手机的AI翻译卡。韦静 摄
从智能眼镜到AI翻译卡,一个个落地应用展现了该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积累,也映射出广西科技型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图为迈越科技AI展厅。韦静 摄

迈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工智能事业部市场总监黄宇阳向记者介绍该公司的智能产品。韦静 摄
在黄宇阳看来,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自治区与南宁市相关部门的有力支持。“他们不仅提供政策扶持,还积极带着我们‘走出去’,赴东南亚开展招商推介。”他表示,公司十一月将密集参与上海、深圳等地展会,并随即前往越南,目的就是紧抓机遇,将智能语料技术更快地应用于跨境商务、政务等前沿领域,让“南宁智造”走向更为广阔的市场。
一台“电脑” 练就自主可控“国产芯”
原料入库、部件组装、整机测试、老化测试、质检打包……10月27日,经过一系列流程后,坐落在在兴宁创业园的创鹏云智造(广西)生产基地迎来首批计算机正式下线,这标志着这家本土民营科技企业推动产业智能化、数字化迈出了关键一步。

创鹏云智造(广西)生产基地首批计算机下线仪式。韦静 摄
在面积2300多平方米的现代化厂房里,创鹏云智造(广西)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兰竹向记者介绍:“我们专注于国产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算力终端的研发、设计与生产制造。”她表示,通过集成智能流水线、MES(制造执行系统)和全流程追溯系统,企业已实现数字化与自动化的智能制造,为广西及周边区域提供了坚实的本地化供应保障。

在创鹏云智造(广西)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对产品进行组装。韦静摄
在她身后,高标准的计算机智能产线和AI终端柔性产线正有序运转,一台台国产计算机应运而生。“我们产品的核心优势在于‘全链条国产化’与‘自主可控’。公司建立了从‘进料检验、过程管控到成品检测’的全链条质量体系,确保每一台出厂设备都稳定可靠。”黄兰竹说。

在创鹏云智造(广西)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技术人员正在作业中。韦静 摄
作为在南宁成长起来的民营企业,该公司始终把“服务广西发展”放在首位,所生产的产品将优先满足广西教育、政企、医疗等领域的国产化需求,为南宁乃至广西的数字化转型贡献“本土力量”。“比如在教育场景,我们的国产电脑适配教学软件,提供AI智能助手,助力学校实现‘教育设备国产化’。”该公司总经理张光柏举例说。

多款智能产品可以应用在方方面面。韦静 摄
展望未来,该公司计划组建以本土技术人才为核心的研发团队,联合广西高校开展产学研合作,聚焦国产芯片适配、人工智能终端研发等关键技术;在南宁建立售后服务中心,在广西各地市设立服务站点,配备专业的售后工程师团队,确保用户遇到问题时“2小时内响应、24小时解决”。依托广西的区位优势,该公司还将逐步辐射东盟、面向全国,让“南宁智造”的智能设备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四个“中台” 打造企业未来“智慧脑”
在数字浪潮奔涌的今天,如何让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用自主研发的四个“中台”给出了答案。

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劳英锋展示该公司的智能产品。韦静 摄
自2023年起,公司投入技术骨干进行人工智能核心产品开发,具备了四个“中台”的核心能力,即:“数据中台+文档中台”为企业提供了高质量的数据集,为决策和人工智能应用提供无限可能;签章中台为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坚实基础;AI中台为智能体应用开发,模型训练和场景适配提供应用基座。
“这四个中台的建立,可以整体解决政企客户对于‘数据不出域、业务高可用、体验高满足’的需求,帮助企业数转智改,整体达到降本提质增效三重效果。”该公司总经理颜靖告诉记者。


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劳英锋演示AI智能云平台的实战能力。韦静 摄
在该公司的展示中心,产品经理劳英锋向记者演示AI智能云平台的实战能力。“比如一个制造企业,传统企业在产品质检环节需要安排人员对大屏数据进行肉眼识别,但这容易出现失误导致残次品流入市场,带来企业经营风险。而现在,通过我们的AI平台开发的智能体,能与系统进行对接,自动识别产品关键数据指标、风险问题,能够进行实时智能分析和预警。”他一边操作一边解释,“这不仅极大减轻了人力负担,更大幅提升了识别准确率和问题处置效率”。

该公司研发的“AI中台一体机”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产品。韦静 摄
目前,该公司基于数据中台研发的新产品——“AI中台一体机”“数字人才培养专属大模型”“安全运营大模型”已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2025年第一批广西人工智能产品、垂类领域模型和“人工智能+制造”典型应用场景名单。


图为广西塔易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获得部分奖状。韦静 摄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近年来,南宁市高度重视民营经济发展,扎实落实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要求,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激发了民营经济主体活力,涌现出了越来越多民营企业。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崭露头角、绽放光彩,用人工智能“解锁”高质量发展,成为了首府产业转型升级的“领跑者”。
“下一步,南宁市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自治区工作要求,以更务实的举措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民营经济健康、高质量发展。”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黄福来表示。
记者:韦静
编辑:宁玉桦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罗宁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