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部署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

近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广西2025—2026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围绕加强秸秆综合利用与禁烧管控、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强化城市面源精细化管控等五个方面部署17项重点任务,推动全区空气质量持续改善,为“十五五”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开好局奠定坚实基础。

根据《方案》设定的总体目标,2025年10—12月,全区PM2.5月度浓度将分别控制在22、28、38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9.8%。2025年全区PM2.5浓度不高于26.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不低于96.0%,各市完成自治区下达的环境空气质量年度约束性指标任务。2026年1—3月,全区PM2.5平均浓度控制在36微克/立方米以下,优良天数比率达到93.7%,各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实现持续改善。

2026年1—3月各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表

alt

为实现上述目标,《方案》明确,以秋冬季攻坚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为导向,应用卫星遥感、无人机巡查等手段加强巡查,严格依法查处露天焚烧秸秆行为。大力推进蔗叶离田综合利用,要求2025/2026年榨季各甘蔗种植市蔗叶综合利用率不低于68%。对于其他农作物秸秆,及时组织做好离田或粉碎还田,引导做好“五化”利用。

工业污染治理将重点推进钢铁、水泥、焦化等重点行业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确保2025年底前我区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方案项目及水泥、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年度计划项目全部完工。加强涉挥发性有机物企业运行管理,综合实施源头替代、升级改造等减排措施,并强化对“散乱污”企业的排查整治和重点领域的监督执法。

面对秋冬季特点,《方案》强调城市面源精细化管控。具体来看,要做好烟花爆竹禁燃限放管控政策和区域优化调整,及时公布禁放区和限放区,倡导绿色环保烟花爆竹燃放,力争2026年春节期间全区燃放烟花爆竹总量同比减少20%以上;强化扬尘精细化管控,各市城市道路机扫率提升至80%以上,县城提升至70%以上;深入开展群众反映集中的餐饮油烟和露天烧烤扰民问题排查整治,组织开展高污染燃料禁燃区蜂窝煤清零行动,重点检查烧烤店、流动摊点等。

在大气移动源治理方面,着力提升清洁运输比例,到2025年底全区重点行业企业大宗货物清洁运输比例达到70%;加快淘汰高排放车辆,加强对本地新生产货车环保达标监管;强化非道路移动源综合治理,推广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2025年底南宁吴圩、桂林两江国际机场桥电使用率达到95%以上。


记者:韩沛

编辑:杨方春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农春雨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374 记者:韩沛 编辑:杨方春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