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放| 南宁市加强招商引资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

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2025年11月12日(星期三)10:00举行南宁市加强招商引资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邀请南宁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南宁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兼)黄辉;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常青;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慕伟;南宁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李绍科;南宁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阳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四级调研员李敏主持。

南宁市加强招商引资 推动经济高质量展新闻发布会

时间:

2025年11月12日(星期三)10:00

发布人:

黄 辉 南宁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南宁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兼)

王常青 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慕 伟 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李绍科 南宁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

陶 阳 南宁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主持人:

李 敏 中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四级调研员

李敏: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南宁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

今天我们邀请到南宁市投资促进局党组书记、局长,南宁市产业园区改革发展办公室主任黄辉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南宁市加强招商引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南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常青先生,南宁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慕伟先生,南宁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委员会党委委员、副主任李绍科先生,南宁市数据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陶阳先生。

首先,请黄辉先生作介绍。

辉:

女士们、先生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欢迎大家参加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借此机会衷心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南宁投资促进、产业升级及园区发展工作的深度关注与鼎力支持。

2025年以来,南宁市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围绕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核心任务,统筹推进工业强基、服务提质、新兴产业突破,招商引资与经济发展实现量质齐升。南宁新质生产力发展动能持续增强。今年1—9月,全市招商新签约5000万元及以上区内外项目255个,其中制造业项目161个。招商引资对全市工业投资贡献占比近59%。其中,制造业贡献近60%。为进一步优化我市产业结构,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做出了积极贡献。下面,我简要介绍今年以来的重点工作情况:

一、坚持以上率下,多方联动凝聚招商合力

今年以来,各层级单位领导多次带队外出招商,牵头推动多个重大招商活动顺利举办。多次召开经济运行调度会,研究谋划招商引资工作;率队赴印尼、日本、北京、深圳、南京开展招商及项目对接,带头开展“走出去”招商活动和“请进来”接洽工作,推动招商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借力平台扩大开放合作,重大招商活动成功举办

邀请8国12省市市长参加“世界市长对话·南宁”论坛,促成14个项目签约;赴南京举办2025年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南宁片区(长三角地区)推介暨项目集中签约活动,签约项目24个;依托第22届东博会平台,推动10个项目在东博会签约仪式上签约;举办以“智联东盟邕抱未来”为主题的2025南宁投资贸易洽谈会暨重大项目签约仪式,签约项目33个;不定期举办中国(南宁)—东盟人工智能场景应用对接交流会等活动,加强与东盟的人工智能应用及经贸合作。

三、持续拓展新赛道,人工智能产业招商成效凸显

南宁市牢牢把握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主动拥抱人工智能时代,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等重要平台和载体,突出策略、整合和场景,协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南宁)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高标准建设中国—东盟国家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今年以来,南A中心已签约国内人工智能项目61个,其中已注册公司或明确选址54个。已引入包括科大讯飞、软通动力、奇安信、360集团、诚迈科技等人工智能知名企业,涉及文旅、教育、医疗、住建、水利、司法等领域场景需求。

四、低空经济发展提速,产业驱动增添新动能

今年以来,南宁市相继印发《南宁市支持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试行)》等配套文件,集聚各方资源,合力打造低空经济发展高地。在2025年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南宁片区(长三角地区)推介会上发布第一批南宁市低空经济发展机会清单,主要涉及生产制造、安全防控、服务保障及场景应用4大领域,共51项,估算总投资约87.53亿元,预计产值约23亿元;成立了规模10亿元的南宁创新生产力股权投资基金,重点投资低空经济等重点产业,以基金为杠杆撬动更多民间资本投资,集聚创新资源,力促更多低空经济优质项目落地。目前,青秀核心区集聚了中科阿尔法、万航星空等一批低空制造、运营企业落地。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抓好投资促进和园区改革发展两条主线工作。积极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数字经济等新赛道,引进创新研发基地、场景实验室等项目,充分发挥南A中心作用,协力打造“北上广研发+广西(南宁)集成+东盟应用”发展路径,推动“南宁标准”向东盟输出。持续创新招商方式。构建好“以商招商+资本招商”“基金+产业”招商场景相结合的招商模式,提升政府引导基金市场化运作水平,赋能项目引进与培育。持续推进产业园区体制机制改革。加快产业园区优化整合,完善园区筹融资机制,用好园区专项债。优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落实各级领导联系服务重大招商项目机制,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让南宁成为要素集聚的“强磁场”、企业发展的“沃土”。

我就简要介绍到这里。谢谢!

李敏:

感谢黄辉先生的介绍。下面开始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代表的新闻机构。有问题的请举手。

央广网记者:2025年南宁市持续推进产业链招商,引进了一批重大工业项目,请问我市在推进制造业全产业链招商方面有什么举措?谢谢。

慕伟:

今年以来,南宁市坚定不移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持把工业招商引资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汇聚发展动能的重要抓手,聚力攻坚重点产业链延链补链,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1—9月,全市引进泸溪河、四星玻璃、朝日英达科等50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75个,总投资额574.4亿元。10月22日,总投资超150亿元、产值超300亿元的多氟多氟芯电池全产业链项目现场签约,全市电池规划产能规模已超过200GWh,已投产90GWh,总体产能规模进入全国前列,成为全球重要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集聚区。在招商项目带动下,前三季度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3%,分别高于全国、全区3.1、1.7个百分点,拉动全市GDP增长1.4个百分点,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2%。

我们重点开展了以下四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工作机制,精准推进工业招商。建立“一链一专班一图谱”招商模式。一是指导县区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选定2—3条产业链作为招商主攻方向;二是设立产业链招商工作专班,加强县区联动和部门协同,形成招商合力;三是细化产业链全景图,明确补链环节、现有链主、目标企业及要素需求,提升招商精准度和实效性。

(二)坚持链主引领,推动重点产业链聚势成群。在新能源领域,1—9月新能源电池产值同比增长30.5%,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4.3个百分点,对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5.7%,新能源电池产业已成为南宁工业增长的核心引擎,有力推动了全市产业结构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优化升级。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瑞声南宁基地年产能超亿颗、出货量全球第五,南宁泰克DDR5企业级内存条全国自主品牌销量第一。铝精深加工领域,培育产投高精电池铝箔、国潮铝箔熔铸等项目,1—9月增加值增长29%。高端造纸领域,推动爱森项目开工建设,1—9月增加值增长15.7%。

(三)强化服务保障,加速招商项目落地建设。一是落实市领导联系重大项目机制,对重点签约项目倒排开工计划,行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二是强化用地保障,定期制定供地计划,明确征拆、规划、平整等环节时限。今年以来,天源环保、皇冠储能、卫龙食品等新签约重大项目均实现“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

(四)强化资本招商,构建覆盖全产业链基金体系。一是设立南宁国瑞新发展产业基金等多支基金,规模超280亿元,覆盖新能源、电子信息等多个重点领域。二是与自治区合作设立百亿元铝产业基金,已完成投资6亿元,投资进度领跑全区。三是指导县区加大基金投入,成功引进立德机器人、武创智造基地等先进制造项目。

下一步,我们将强化产业链招商、基金招商、场景招商等多元化招商模式,加快推动机器人、船舶、化工、造纸等重点产业项目签约落地;同时深化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为全市高质量发展筑牢产业根基。

广西日报记者:当前,数据已成为驱动人工智能发展的关键要素。请问,南宁市发展数据产业的核心优势、招商重点方向是什么?又将如何构建从数据要素到人工智能应用的价值实现路径?谢谢。

陶阳:

您的问题非常切合我市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南宁市积极发展数据产业,主要依托“基础、区位和制度”三大优势。在基础上,我们正积极有序地推进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工作,今年出台了全区首部运营规范性文件,确定了运营机构,配套建立了数据专员、数据中台等基础制度。目前我们发布了首批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应用场景,旨在打造一系列高质量的公共数据产品,为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动数字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在区位上,我们立足“面向东盟”这一优势,依托南A中心这个实体平台,将优势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数据创新应用和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真实场景,为跨境数据合作开辟新路径。在制度上,我们持续释放政策叠加效应。充分运用自贸区、跨境数据流动“负面清单”等政策外,还出台了《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应用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等关键文件,推出算力补贴、数据开发支持等精准举措,切实降低企业及科研机构在数据应用与人工智能的创新门槛与综合成本,为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提供制度保障。

基于以上优势,我市数据产业招商聚焦三大方向:

一是以优质公共数据资源吸引企业集聚。我们系统性开发公共数据产品和服务,重点围绕这些数据产品,吸引和集聚产业链上下的数据采集、清洗、标注、治理、应用及安全服务等企业。我们的目标是让企业来到南宁,就能够便捷地获得稳定、合规、高质量的数据要素支撑,快速开展业务。

二是以特色应用场景驱动技术落地。我们立足本地特色,正积极发掘切实需求,大力推动具有区域代表性的数据应用场景开发。发放“算力券”、“数据券”等,我们积极支持更多面向东盟的数据集在南宁落地、见效。我们诚邀全球各类数商和智能体开发商,将南宁作为面向国内市场和东盟市场的“首站”和“试验田”。在这里,企业不仅能验证技术,更能积累宝贵的东盟市场经验,形成区域性的较强竞争力。

三是以协同发展生态赋能产业创新。我们正积极构建“场景驱动、服务赋能、数据反哺、产业共生”的产业生态,以数据产品和服务吸引企业,以明确的场景需求促进技术创新,支持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开发人工智能应用,并根据产业需求科学规划建设绿色智能算力中心,为整个价值链提供强大底层支撑。

南宁打通数据要素到人工智能产业创新的价值链条,路径清晰:主要通过打造有吸引力的公共数据产品来吸引数商,通过开放特色场景来成就数商,最终通过构建繁荣的产业生态来留住数商。我们相信,这条从“数据洼地”到“产业高地”的道路,将为所有选择南宁的企业提供广阔的成长空间。我们期待与大家携手,共同开拓数据蓝海,共赢数字未来!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据了解,近年来南宁市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的态势,2025年,南宁市更是全力加快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请问在服务业招商方面都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谢谢。

王常青:

2025年,南宁市围绕构建优质高效的服务业新体系,聚焦建机制、扩总量、聚空间、提质量,持续加大服务业企业招商引资,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我们主要开展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政策赋能,吸引企业落地投资。今年以来,相继出台一系列服务业惠企政策,通过“真金白银”的奖励或补助支持服务业落地南宁。出台《南宁市促进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及实施细则,针对新设立企业入库且当年营收增速正增长的,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吸引服务业企业到南宁发展。《南宁市支持微短剧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在微短剧中植入南宁城市元素内容超过50%,单部作品补贴最高给予10万元奖励,吸引微短剧制作企业到南宁落地、在南宁拍摄短剧,促进了微短剧头部企业山海集团将总部落户南宁。还出台了低空经济发展政策,如对落地企业最高给予不超过2000万元的投资补贴,目前有约300家企业投资南宁低空经济产业。

二是消费聚势,助推生活性服务业发展。采取“政策让利+场景融合+活动引流”模式,整合“吃住游娱购行”优质资源,抢抓暑期、东博会、中秋节、国庆节等促消费黄金期,连续推出“惠聚邕城·乐享消费”“惠聚东博·邕城有礼”等主题系列促消费措施,叠加大型活动“票+房+餐”联动、特色美食低至5折、景区首道门票半价、停车免费等各类优惠活动,不断打造消费热点,吸引区内外游客到南宁消费,助推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旅游业等服务业行业扩大业务加快发展。2025年国庆中秋假期,南宁市共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0%,实现游客消费同比增长10.6%。

三是服务护航,培育壮大新动能。形成横向联动、纵向协同的服务机制,主动对企业开展一对一走访,解决企业在落地、运营中的堵点难点,全面助推企业提质扩能。强化对龙头企业服务,与所见所得、京东、康恒科技等企业强化合作,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引入天猫优品等知名企业及品牌首店,为商业生态注入新动能。2025年以来,南宁市服务业保持较快发展的态势,全市累计规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企业874家,月度入库新增企业25家。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服务业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从以下三个方面持续发力,助推南宁市服务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一是用好西部大开发、北部湾经济区、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税收优惠政策以及自治区、南宁市各类企业奖补、要素保障、人才激励等方面的政策,用心用情服务好企业。积极调动各行业主管部门的力量,建立完善招商目标企业清单,清单化推进服务业项目引进落地。二是聚焦促消费政策以及重点促消费活动,结合生活性服务业“体验化、品质化”需求,高标准打造“特色街区+社区服务+网红地标”多元场景,提升“三街两巷”、会展、航洋、万象城、五象新区等商圈品质,大力发展首店经济、夜间经济等,通过“场景IP化”吸引新消费品牌区域总部入驻。三是继续推进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围绕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协同化”需求,在工业园区建设科技服务综合体,聚集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工业设计、检测认证、数智化转型、智慧物流等企业,配套“场景运营补贴”“企业流量扶持”等政策,推动场景与产业深度融合。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请问南宁市在发挥市属国有企业招商引资作用方面有什么成效,有什么亮点举措?谢谢。

李绍科:

市国资委高度重视发挥国有资本在招商引资中的独特优势和引领作用,2025年以来,市属国企招商引资工作成效显著,前三季度新签约自主策划产业招商项目27个,总投资规模超99亿元,成功引进云知声等多家上市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小巨人”企业。我们主要围绕“资本协同、资源赋能、国资引领新赛道”三个方向,系统谋划,精准施策:

在加强市场化招商引资方面,市属国有企业积极拓展引资渠道,围绕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多元投资主体合作机制。与郑州达喀尔公司开展二手车跨境项目合资合作,依托南宁面向东盟的区位优势、跨境物流发展经验和合作方海外销售优势,为汽车出海搭建开放共赢的合作桥梁;与复星医药设立合资公司,形成研产销一体化经营能力,打造国内最大的东盟医药产品出口平台。

在保障项目落地方面,充分发挥市属国企在资产、平台和服务领域的综合优势,全力整合各类资源,依托已建成及在建的32个产业园区、超389万平方米的厂房及配套资源,为项目提供标准厂房、产业园区、供应链金融、应用场景开放等多元化支持,成功引进南京铖联激光科技、福建中森碳投、V大夫等一批优质企业,并通过供应链金融服务支持V大夫中医药云仓项目快速启动运营。

在加快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方面,强化国资引领驱动作用,通过基金投资希迪智驾公司,引入智能驾驶和智能网联技术强力赋能本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落地中国-东盟国际数字体育产业园项目,激活南宁数字体育全产业链,以国资引领抢占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发展先机。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优化国有资本布局,强化产业链精准招商,为南宁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持续注入新动能。

我先介绍到这里,谢谢!

李敏:

感谢五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们。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相关部门联系沟通采访。

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阅读量:0 作者:庞丽娜 杜佳徽 编辑:庞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