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村鹤龄社区食堂每天的菜品多达几十种。 记者阮晓莹 摄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人民至上,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扎实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发展向前,民生向暖。今年以来,南宁市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以有温度、有力度的举措筑牢保障底线,以精细化服务擦亮新时代民生“底色”,让发展成果浸润百姓生活。
口袋公园让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入园”
家住江南区仁和路奥园名门的吴阿姨,空闲时会带小孙女到小区门口的口袋公园逛逛。“出门就是小公园,有儿童游乐设施和公厕,孙女很喜欢和其他小朋友在这里玩。有了这个公园,遛娃方便多了。”吴阿姨笑着说。
仁和口袋公园是利用小区旁一处约3600平方米的闲置地块打造的,虽然小却仍按照城市公园的标准来配置设施设备。园区内有公厕、儿童游乐区域、老年健身区域、运动区域(包括乒乓球和气排球、羽毛球),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游玩需求。在无障碍设施方面,公园的各个出入口都做到了与市政道路零高差的设计,方便轮椅和婴儿车通行;园区道路宽1.5米,行人可与轮椅车辆并行。在功能分区上还分为动区和静区,让各年龄层的居民都能在这片绿地里享受休闲时光。
江南公园园容科科长韦丽贵说:“口袋公园建设就是‘活化’周边小区的闲置用地,增加居民的休闲绿地空间,让居民实现下楼或者步行5~10分钟就能有一处安全、舒适的户外活动场地,多一个健身、社交、遛娃的新去处。作为管理部门,我们会继续做好口袋公园的日常保洁、设施维修维护以及绿化植物养护工作,确保公园干净整洁。未来也会根据政策的调整及经费落实情况,进行口袋公园的提升工作。”
日间照料中心实现社区老人互助养老
上午10时,江南区那洪街道友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传来歌声,不少老人正在“K歌”,欢呼声和歌声交织,现场气氛热烈。一旁的理疗室里,几名老人一边聊天一边进行中药脚浴,这里成了附近老人社区养老的幸福家园。
江南区友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负责人梁月群介绍,目前中心的核心服务覆盖长者“食”“健”“乐”“养”四个方面,核心团队由全科医生、中医技师、厨师、营养师、义工组成,义工团队有不少是刚退休的老人,中心的目标是成为一个综合性社区养老支持平台。“助餐服务是最受欢迎的服务,我们提供免费素食午餐,每天多样化搭配营养丰富的新鲜蔬菜,还有水果补充。健康管理及日常保健服务包括基础健康监测、用药咨询及慢病健康管理指导。日常保健有熏脚、针灸、按摩等。还有棋牌室、K歌室、舞蹈室、节目主题活动,能有效缓解老人的孤独感。”梁月群说。
随着服务的不断升级,现在友谊社区日间照料中心有效实现了老年人互助养老。每天到该中心的老年人人数保持在40~50人,高峰期达80~100人。
当前,社区老人正逐步向“高龄化、慢病化”发展,该中心也紧密关注老人的需求变化,进行服务规划和升级。
“针对社区老人的需求,我们将深化慢性病管理服务,不再局限于简单的健康监测,计划引入更专业的健康管理软件,建立电子档案,进行用药追踪、膳食建议、运动处方以及定期健康评估。同时,计划开设智能手机培训班,教长者如何用微信进行视频通话、网上挂号、移动支付等。再引入并指导老人使用一些适合居家的智慧养老设备,如紧急呼叫、智能药盒、防走失手环等。目前,已经开展了陪诊服务,以后还会有理发、家务、衣物清洗等便民服务。在义工人员充足的情况下,还将增加送餐上门服务,切实解决老年人日常生活中的痛点难点问题。”梁月群说。
社区食堂明厨亮灶乐享幸福“食”光
11时20分,淡村市场附近的淡村鹤龄社区食堂已排起长龙,不少老年人结伴而来,专心查看当日菜谱,等待开餐。
68岁的黄阿姨家住五一路,她在淡村鹤龄社区食堂完成登记后,便享受到了政府提供的就餐补贴。黄阿姨开心地表示,现在吃饭方便多了,不仅价格实惠,选择也更加多样化。“我和老伴一起来吃,不仅可以享受补贴优惠,还能吃到更多的菜品,比自己做饭划算多了。”
记者现场看到,该食堂有近700平方米,能够容纳约300人同时就餐。在取餐窗口里,低油低盐低糖的健康餐食一字排开,价格明晰,菜品多达几十种,米饭和糖水都是免费提供,不少老年人边吃边聊,很多人脸上都洋溢着笑容。
淡村鹤龄社区食堂营运主管刘增华说:“食堂平时客流量600~800人,高峰期达1200人,日均接待长者200人。食堂杜绝预制菜,都是新鲜采购、小锅现炒,每天出品40道菜,菜品有软食、低糖款,食材可溯源,明厨亮灶+留样消毒,吃得放心。每周更新菜品,菜谱有营养师把关。”
据了解,在该食堂,每天长者就餐补贴时间为11时至19时,60岁以上每天餐补一次3元。针对特殊群体需求,食堂已启动周边3公里送餐到家服务。
由于价格便宜、位置便利、食品干净等原因,该食堂甚至收获了不少年轻粉丝。12时过后,排队取餐的队伍里大多是在附近上班的年轻人。“老人家一般11时许就来打饭,而年轻人12时下班后才过来。”刘增华说,上班族与长者的就餐时间不同,自然而然形成错峰,互不打扰。
目前,该食堂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后续将开通早餐、延时晚餐,扩大外送、堂食服务,创新菜品,贴合所有人需求。
据悉,今年以来,江南区持续深化与餐饮企业、商场等合作,致力于打造环境优、服务好、价格亲民的升级型社区“长者食堂”,让更多人乐享幸福“食”光。目前,江南区6个老年人助餐配餐点正在运营,今年1月至10月累计为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6.2842万人次,发放补贴25.1368万元。
记者:阮晓莹
编辑:曾艳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李斯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