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由南宁市委宣传部、南宁市融媒体中心联合广西壮族自治区广播电视局、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漓江出版社有限公司、掌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出品的广播剧《散落的红星》荣获第十二届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是本届唯一一部广播剧获奖作品。

据悉,广西壮族自治区文艺创作铜鼓奖(以下简称铜鼓奖)是由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的广西最高文艺奖,每两年评选1次。此次《散落的红星》荣获铜鼓奖,是南宁市融媒体中心继《少年黄大年》《牵手走在阳光里》之后第三次获得该奖项。
《散落的红星》根据漓江出版社出版的纪实文学作品《重生——湘江战役失散红军记忆》改编而成。主创团队精准把握红军长征湘江战役发生90周年这一关键节点,将纪实文学中的真实故事与广播剧的艺术形式相结合,以湘江战役失散红军刘小保誓死守护军旗的英勇事迹为主线,叙述其后代刘欣欣“重返战场”的精神寻根之旅。通过虚实交织的双线叙事结构,实现红军历史与当下现实同频共振,让革命故事在新时代焕发新的光彩。这种改编方式不仅保留了纪实文学的真实性和历史感,还通过广播剧的艺术加工,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传播力,让革命故事以更鲜活的形式走进当代听众心中,为红色文学影像化、声音化提供了可复制的经验路径。
2024年12月,《散落的红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记录中国》栏目首播,随后在黑龙江广播电视台、杭州广播电视台,以及南宁、柳州、百色等市融媒体中心频率轮番播出,并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云听、掌阅、喜马拉雅等新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其中,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上线仅一周,播放量突破10万次,社会反响热烈。 (下转2版)(上接1版)近几年,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电局、南宁市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南宁市融媒体中心策划创作了《少年黄大年》《牵手走在阳光里》《绿海长歌》《散落的红星》等多部主题鲜明、艺术性强的广播剧。连续三届荣获铜鼓奖的成绩,不仅是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在广播文艺原创领域的持续突破与成长,也凝聚了广西广电人的智慧与匠心,展现了广西在探索新时代广播文艺创作路径中的责任担当与实践自信。下一步,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将继续坚持高质量创作导向,聚焦时代主题,强化机制建设,深化人才培养,加快广播剧创作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广播剧+微短剧+纪录片”多形态文艺创作,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精品。
记者:吴潇
编辑:罗竹君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覃凤妮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