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宁市青秀区,长塘镇正以一场“产业焕新”行动,破解项目盘活难题、提升农业效益。随着青秀区甘蔗良繁基地的落地生根,不仅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更利用盘活项目退出后的闲置土地探索出一条“土地盘活+产业多元”的发展新路径。

青秀区甘蔗良繁基地落地:提升农业效益的“长塘实践”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在长塘镇六佔坡,一片曾经闲置的土地如今焕发出新的生机,由广西柏朗健康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主导建设的青秀区甘蔗良繁基地,正成为当地推动农业提质增效的核心载体。

该基地规划总占地约5000亩,聚焦“高产、高糖、抗病”三大目标,计划培育或引进3-5个优良品种,推动当地甘蔗良种覆盖率从75%提升至85%,预计年生产优质甘蔗脱毒种苗可满足2.8万亩甘蔗种植需求。

从“传统种植”到“科技育种”,基地的突破不止于技术升级。在效益层面,基地预计年产值达840万元,同时可带动周边100个就业岗位和技术培训;按每亩甘蔗增产3吨计算,参与种植的农户每年每亩增收可达1500元以上。此外,基地还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模式,减少农药使用量30%,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重提升。
当前,基地已正式挂牌,一期300亩种苗已全部种植,二期700亩基地前期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为后续产能释放奠定基础。
破局闲置土地盘活问题:从“纠纷化解”到“土地盘活”的有序推进
青秀区甘蔗良繁基地的顺利落地,也是长塘镇妥善处置项目退出后闲置土地盘活问题的“关键一步”。此前,由于市场环境变化及外部因素影响,相关企业面临经营压力,导致土地流转过程中群众利益受到影响。


为化解矛盾、挽回损失,长塘镇采取“法律维权+资源盘活”双轨策略,委托律师事务所代理村集体经济纠纷案件、土地流转纠纷案件,将村集体经济4个“三不项目”从红级降至黄级,通过“降租转包”引导群众盘活闲置土地。正是这一举措,为青秀区甘蔗良繁基地腾出了300亩核心用地,不仅让群众拿到27万元土地流转费和7万元青苗补助费,更让“沉睡”的土地重新产生效益。
“以前担心土地租不出去、租金拿不到,现在政府帮我们找了好企业,不仅有稳定收入,还能在家门口打工。”六佔坡村民的感慨,正是长塘镇“以产业解纠纷”的生动写照。
产业多元化布局:育种实验室、育苗工厂将成“新引擎”
在青秀区甘蔗良繁基地初见成效的基础上,长塘镇正谋划更广阔的产业蓝图:加快推进长塘作物育种实验室、育苗工厂等重点项目建设,计划引入更多科研资源,实现“从种苗培育到技术输出”的全链条升级,进一步巩固“作物育种”核心优势;围绕“国际都市田园小镇”定位,推动产业多元化发展。据了解,长塘镇目前正在打造的达布柳至那念和美乡村农旅线、长塘甜瓜乐园等项目,涵盖种植采摘、研学实践、文创开发等功能,打造“农业+文旅”融合新标杆。

“下一步,我们会继续做好群众工作,加快案件执行,同时优化招商引资策略,确保土地资源高效利用、产业发展不断档。”长塘镇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青秀区甘蔗良繁基地为起点,逐步构建“种业+文旅+生态”多元产业体系,让乡村振兴的路子越走越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