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记者从南宁市青秀警方获悉,市民张女士近日遭遇了一个骗局:求职要求先“试岗”,进群完成刷单任务后可获得小额返利,但要到超市购买购物卡修补“漏洞”才能正常提现。幸好,在警方与银行网点的紧密协作下,这起涉案金额为3.6万元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被成功拦截。


张女士在民警协助下将购物卡全部退还并拿回3.6万元现金。(青秀公安分局供图)
女子遭遇“购买购物卡”类诈骗
最近,“购买购物卡”类诈骗进入了人们的视野,它的显著特点是让受害人购买具有储值功能的预付卡、购物卡等,通过邮寄或发送卡号密码等方式转移给他人......市民张女士在近日就遭遇了类似的骗局。
事发当天,南宁市公安局仙葫派出所接到辖区银行以及反诈中心发来的线索:辖区居民张女士刚到银行取了3.6万元现金,疑似遭遇诈骗。接到上述线索后,仙葫派出所立即启动警银联动工作机制,全力开展核查劝阻工作。
民警于佑、罗兰兰第一时间拨通了张女士的电话。但此时,张女士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蒙蔽,虽然接听了民警的电话,但拒不配合见面,坚称自己没有被骗。民警只好另辟蹊径,联系到张女士的家属告知情况。



张女士求职遭遇“购买购物卡”类诈骗。(青秀公安分局供图)
求职被诱骗“试岗”要求进群刷单
在家属的帮助下,民警得知,张女士正在东葛路某超市购买购物卡。据此,民警判断,张女士应该是遇到了近期频发的“购买购物卡”类诈骗,于是民警一边出警赶往现场,一边让家属转告张女士千万不能刮开购物卡的密码,拍照泄露给他人。不久后,民警在超市内找到张女士,所幸对方在家属的劝说下,尚未采取下一步动作。民警赶紧上前将购物卡暂时收起,耐心地与张女士进行沟通。
经了解,张女士在求职时,收到了一条陌生的短信,对方自称是本地的一家公司,想要聘请张女士到公司工作。张女士通过邮件和对方联系,对方以“试岗”为由,将张女士拉进一个聊天群,并在群内发布各种刷单任务。起初,张女士通过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获得了小额返利。然而,当张女士打算增加本金投入,赚取更高额的返利时,对方却以“数据出错”为由,要求张女士前往超市购买购物卡,按规定拍照发送,以此来修补“漏洞”,才能正常提现。
民警当场揭露诈骗分子骗人伎俩
“因为购物卡具有匿名性、流动性的特点,所以骗子就把它作为了实施诈骗和‘洗钱’的工具。骗子让受害人花费大量钱财购买数十甚至上百张购物卡,接着让受害人按要求把卡号、密码拍照发给他,这样他就拥有了这些购物卡的使用权。”看到张女士仍然蒙在鼓里,民警当场揭露此种诈骗的本质。“随后,骗子再将这些购物卡折价卖出,完成变现。这样,受害人的资金,就进入了骗子的口袋。”
民警进一步解释称,从网约车寄送现金、到邮寄黄金、再到拍照发送购物卡账号密码,这些都是骗子用以掩人耳目、逃避打击的手段,本质上还是为了骗取受害人钱财。只不过,骗子取得赃款的方式,不再是从银行卡到银行卡的直来直往,而是绕了个弯,让受害人先把现金换成黄金、购物卡等贵重物品。待其从受害人手里拿到这些贵重物品后,再拿去变卖,换成现金,这样骗子就完成了对受害人资金的转移。
最后,经过民警再三劝说,张女士终于醒悟,同意配合工作,并在民警的协助下,将总价值3.6万元的72张购物卡全部退还给商家,拿回了刚从银行取出的3.6万元现金。
【民警提醒】“购买购物卡”类诈骗,是近期高发的诈骗类型,骗子常常会以各种理由如刷单返利、电商退款、投资理财等,要求受害人购买“京东E卡”或者各大超市的购物卡,通过这种更加隐蔽的方式来达到诈骗和“洗钱”的目的,凡是要求购卡并索要账号密码的都是诈骗,商家如遇到异常购卡行为,请及时报警。
记者:陆增安
通讯员:吴镇钰
编辑:冼慧莹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覃凤妮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