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街头涌现多家“爱心小店” 汇聚成河暖邕城

一份白切鸡、一瓶饮用水、一套A套餐……一批爱心小店在南宁市街头悄然涌现,从“报暗号享免费餐”到“自费为户外工作者设爱心冰箱”,这些小店以最朴素的善意,搭建起城市“温情驿站”,让“能帮就帮”的理念在街头巷尾落地生根,为城市文明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位于南宁市东葛长湖路口的盛天记博白白切餐馆门口,立着遇到困难可免费吃饭的牌子。 记者 卢丽婷 摄

一份白切鸡:立牌背后的真挚关怀

“生活不易,人间有爱。如果您在南宁暂时没有收入、遇到困难,可直接进店告诉工作人员,我们会解决您的温饱,吃完直接走就行。”在青秀区东葛长湖路口的盛天记博白白切餐馆前,一块红色立牌格外醒目,短短数语却藏着最真挚的关怀。

位于南宁市东葛长湖路口的盛天记博白白切餐馆门口,立着遇到困难可免费吃饭的牌子。 记者 卢丽婷 摄

餐馆老板陈伟琼来南宁打拼已十多年,从五里亭的小店到如今的餐馆,她始终没忘记“有能力就帮人”的初心。“刚来南宁时,看到乞讨老人忍饥挨饿,我就暗下决心,以后一定要尽己所能帮助困境中的人。”陈伟琼回忆,在南宁的这些年,她收获了许多温暖:骑电车摔倒时,陌生阿姨第一时间上前搀扶;创业初期资金紧张,本地房东屡屡体谅减租。“南宁的绿化美,人更美,南宁人待人热情。在南宁遇到了很多温暖的小事,所以我想把这份爱传递下去,为这座城市献一份暖心。”陈伟琼说。

自新店开业竖起这块牌子后,已有不少求职受挫、异地遇困的人得到帮助。“以前没立牌时,很多人在店门口徘徊不敢进来,怕被拒绝也怕尴尬。”陈伟琼说,看到南宁其他爱心小店的做法后,她立刻行动,让善意不再“羞于启齿”。

一台爱心冰箱:善举不断感染周边人

在兴宁区民生路的彬田便利店门口,一台贴满红色标语的冰箱成了街头一道亮丽风景线——“致敬南宁市一线的环卫工人、公安、交警、城管、外卖小哥、快送小哥、志愿者及所有户外工作者。爱心冷饮免费领取!”标语下方还标注着接受爱心人士捐赠的提示。这台由老板黄广彬自费打造的“爱心冰箱”,已默默运转数月。

老板自费购置爱心冰箱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瓶装水。记者 卢丽婷 摄

“户外工作者太辛苦了,夏天顶着烈日,冬天迎着寒风,一瓶水花不了多少钱,却能解燃眉之急。”黄广彬是河池人,在南宁读书、工作、定居22年,早已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他告诉记者,设置爱心冰箱的想法,源于看到外地类似善举,更源于南宁“能帮就帮”理念的感染。“我遇到困难时,政府、邻里都帮过我,南宁的暖心新闻常让我感动,我也想要尽一份力。”截至目前,黄广彬已为爱心冰箱投入近5000元,社会各界爱心人士也纷纷捐赠饮用水和善款。便利店地处十字路口,人来人往,爱心冰箱的影响力也不断扩大。“有两位顾客看到后,回去也设置了类似的爱心冰箱,这让我深深感觉到善举真的能传递。”黄广彬笑着说。

老板自费购置爱心冰箱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瓶装水。记者 卢丽婷 摄

老板自费购置爱心冰箱为户外工作者提供免费瓶装水。记者 卢丽婷 摄

炎炎夏日里,外卖员赵师傅总能在这里领到清凉:“越来越多爱心人士关心我们,夏天能及时喝到冰水,心里特别暖。”邻居韦仁也连连点赞:“能帮就帮是南宁人的本分,看到外地游客都称赞这件事,我也为城市骄傲。”

一句温暖暗号:藏着一份无需言说的温暖

“您好,我要一份A套餐。”在青秀区煲仔正(南宁莱茵湖畔店),这句简单的暗号背后,藏着一份无需言说的温暖。

记者来到该店时,发现店门外贴着一则暖心告示,上面写着:“我们有一个关于‘A套餐’的暗号。每个人都会有不顺心、手头紧的时候。也许是一时低谷,也许是远行途中的意外。有时候,只是需要一点温暖,就能重新积蓄前进的勇气。如果您恰巧路过我们店前,正为此困扰,那么请您知道我们有一个温暖的暗号:您好,我要一份‘A套餐’,进店跟店员报暗号,我们将给您提供一份免费餐食。这不仅仅是一份免费餐食,也是一份无需言语的信任与理解。不必言谢,不必尴尬。推门进来,安静地吃完,然后带着力量继续前行。等您有能力时,记得帮助下一个需要‘A套餐’的人就好。世界很大,困难很小,一顿暖饭,一份希望。”

青秀区煲仔正(南宁莱茵湖畔店)门外贴着一则暖心告示 记者 杨斌 摄

一句句动人且有力的言语,让每一位过路人深感暖心,让困境中的人在安静用餐后,能带着力量重新出发。“我们的初衷很简单,能帮一个是一个。我们还交代员工,遇到囊中羞涩的人,也会主动提供帮助。”店长刘雨林介绍,告示张贴4个月来,已为多位身无分文的困境者提供了免费餐食。在他看来,做公益不求回报,在南宁他亲眼见证了太多“能帮就帮”的善举,自己也愿意加入其中。“南宁是座包容有爱的城市,我们只是做了力所能及的事,希望这份温暖能一直传递下去。”刘雨林说。

“能帮就帮”理念:让南宁有“颜值”更有“温度”

从“免费饭牌”到“爱心冰箱”,从“暗号套餐”到默默相助,南宁街头的爱心小店们,以最朴素的方式,践行着“能帮就帮”的理念。这些小店的经营者,有的是扎根南宁多年的创业者,有的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有的是外来定居的“新南宁人”,但他们都怀着一颗热忱的心,用点滴善举温暖着城市的每个角落。

市民梁阿姨对此深有感触。“南宁的变化一年比一年大,爱心小店越来越多,对困难群众、老年人都格外关照。”她坦言,作为南宁人,看到城市干净整洁、市民友善互助,满心自豪,“我们要把‘能帮就帮’的理念传承下去,从自身做起爱护这座城市。”

一座城市的文明,不仅体现在高楼大厦与整洁街道,更藏在人与人之间的善意与温度中。南宁这些爱心小店,就像一颗颗散落的星辰,虽微光点点,却汇聚成照亮城市的暖流,让“能帮就帮”的理念在接力中不断延续,让这座绿城不仅有“颜值”更有“温度”,让文明之花在街头巷尾绚烂绽放。

记者:卢丽婷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李斯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99 记者:卢丽婷 编辑:汪峰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