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庆区大塘镇太安片区人大代表帮助移民群众奔向幸福生活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讯(记者 杨盛)良庆区大塘镇太安村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内,道路整洁、瓜果飘香……这里,演绎着一个个人大代表帮助移民群众奔向幸福生活的精彩故事,打造了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样本。

代表在身边 履职零距离

大塘镇太安村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是良庆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项目,项目占地118.5亩,目前共安置移民群众230户698人,并配套建设了村委行政办公楼、篮球场、文化戏台等基础设施。

在建设安置小区时,良庆区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步建设,通过“站点”建设架起政府与群众间的“连心桥”。

在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标语醒目,人大代表联络站各项规章制度公示上墙,驻站人大代表的基本情况、履职记录等相关信息一览无余。从产业发展到就业创业,从社区治理到道路交通,代表与群众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找到问题症结,商讨解决方案,破解“急难愁盼”问题。

村民韦征烈一家原来住在大石山区,搬到安置小区后,在人大代表和当地党员干部的帮助下,他渐渐融入了当地生活。“起初我只会种玉米,不懂得利用土地轮作套种。在人大代表的带领下,我现在学会种水稻、甘蔗,还会养鸡、养鸭,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很多。”韦征烈说。

在建设安置小区的过程中,韦征烈还学会了瓦工、木工等建造手艺,人大代表推荐他去务工,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如今家人搬来和我一起生活,住进了新楼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韦征烈乐呵呵地说。

韦征烈一家的生活变化是搬迁群众过上幸福新生活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太安村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立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移民群众可持续增收。

办好民生事 帮扶情谊深

在安置小区建设初期,太安片区人大代表们就做出一个承诺:要带领群众共同发展。

考虑到移民群众从外地来、年龄普遍较大、生产技能不高等实际情况,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召集村里的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部分德高望重的老人等共同协商,以人大代表牵头组成“移民帮扶小组”,帮助移民群众摆脱困境。

大塘镇人大代表、太安村村委副主任李业林把自家的水田无偿给乡亲们耕种,把移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践行“共同发展”的承诺,办好民生实事,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安置小区居民倪永凤回忆说,在代表们的帮助下,移民群众学会了耕种技术和养殖技术,坚定了发展信心,扎下根来共同创造新生活。

为了进一步改善移民生活质量,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还定期举办母婴、家政、裁缝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务工就业。

“人大代表积极与企业合作举办招聘会,为我们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改善我们的生活。”安置小区居民兰秋淇现在是村里的文化专管员,一年前她参加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组织的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后获得该岗位,现在每月有2700元的收入。

民主到基层 使命扛在肩

为了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探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下沉基层,在每个村小组设立议事厅,并建立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力求做到多方商议、公开结果、监督落实,保障“议而必决、决而必行”。

大塘镇人大代表、太安村村委副主任陈轶介绍,太安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响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依托“人大代表进网格”“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等活动,在各坡设置11个网格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信息采集点,人大代表可就近随时进驻,群众有事可到站点反映情况,拓宽了人大代表与选民见面的“主阵地”。

“每年人大代表收到来自选民群众的大大小小意见建议超过100条。近几年,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人大代表主动对接上级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经费,扎实推进道路硬化、桥梁建设、水毁修复、水利设施、住房维修等项目建设,大幅提高了移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陈轶说。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大代表工作的动力和目标。太安片区人大代表们发挥基地功能优势,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教育卫生、项目落实等重大事项和民生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我们就是要把代表的‘根’扎到群众之中。”大塘镇太安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潘世力表示,要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真正走到群众身边,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太安片区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

阅读量:297 作者:杨盛 编辑:吴嘉兴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良庆区大塘镇太安片区人大代表帮助移民群众奔向幸福生活
2024-10-11 09:19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
作者:杨盛 编辑:吴嘉兴 责任编辑:罗宁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日报讯(记者 杨盛)良庆区大塘镇太安村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内,道路整洁、瓜果飘香……这里,演绎着一个个人大代表帮助移民群众奔向幸福生活的精彩故事,打造了南宁市人大常委会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样本。

代表在身边 履职零距离

大塘镇太安村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是良庆区“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规划项目,项目占地118.5亩,目前共安置移民群众230户698人,并配套建设了村委行政办公楼、篮球场、文化戏台等基础设施。

在建设安置小区时,良庆区人大常委会将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同步建设,通过“站点”建设架起政府与群众间的“连心桥”。

在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标语醒目,人大代表联络站各项规章制度公示上墙,驻站人大代表的基本情况、履职记录等相关信息一览无余。从产业发展到就业创业,从社区治理到道路交通,代表与群众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找到问题症结,商讨解决方案,破解“急难愁盼”问题。

村民韦征烈一家原来住在大石山区,搬到安置小区后,在人大代表和当地党员干部的帮助下,他渐渐融入了当地生活。“起初我只会种玉米,不懂得利用土地轮作套种。在人大代表的带领下,我现在学会种水稻、甘蔗,还会养鸡、养鸭,收入比以前增加了很多。”韦征烈说。

在建设安置小区的过程中,韦征烈还学会了瓦工、木工等建造手艺,人大代表推荐他去务工,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工资。“如今家人搬来和我一起生活,住进了新楼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韦征烈乐呵呵地说。

韦征烈一家的生活变化是搬迁群众过上幸福新生活的生动写照。近年来,太安村那廖坡移民安置小区还大力发展庭院经济,建立联农带农机制,促进移民群众可持续增收。

办好民生事 帮扶情谊深

在安置小区建设初期,太安片区人大代表们就做出一个承诺:要带领群众共同发展。

考虑到移民群众从外地来、年龄普遍较大、生产技能不高等实际情况,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召集村里的党员干部、入党积极分子和部分德高望重的老人等共同协商,以人大代表牵头组成“移民帮扶小组”,帮助移民群众摆脱困境。

大塘镇人大代表、太安村村委副主任李业林把自家的水田无偿给乡亲们耕种,把移民群众当成自己的亲人,践行“共同发展”的承诺,办好民生实事,带领大家一起增收致富。

安置小区居民倪永凤回忆说,在代表们的帮助下,移民群众学会了耕种技术和养殖技术,坚定了发展信心,扎下根来共同创造新生活。

为了进一步改善移民生活质量,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还定期举办母婴、家政、裁缝等专业技能培训,帮助群众务工就业。

“人大代表积极与企业合作举办招聘会,为我们提供大量就业岗位,改善我们的生活。”安置小区居民兰秋淇现在是村里的文化专管员,一年前她参加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组织的技能培训,通过考核后获得该岗位,现在每月有2700元的收入。

民主到基层 使命扛在肩

为了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太安片区基层实践基地探索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进一步下沉基层,在每个村小组设立议事厅,并建立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力求做到多方商议、公开结果、监督落实,保障“议而必决、决而必行”。

大塘镇人大代表、太安村村委副主任陈轶介绍,太安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和基层立法联系点积极响应新时代基层治理现代化的要求,依托“人大代表进网格”“人大代表接待选民”等活动,在各坡设置11个网格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和信息采集点,人大代表可就近随时进驻,群众有事可到站点反映情况,拓宽了人大代表与选民见面的“主阵地”。

“每年人大代表收到来自选民群众的大大小小意见建议超过100条。近几年,根据群众反映的问题,人大代表主动对接上级相关部门投入大量经费,扎实推进道路硬化、桥梁建设、水毁修复、水利设施、住房维修等项目建设,大幅提高了移民群众的生活品质。”陈轶说。

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大代表工作的动力和目标。太安片区人大代表们发挥基地功能优势,在产业发展、社会治理、教育卫生、项目落实等重大事项和民生工作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共建共治共享美好家园。

“人大工作的主体是代表,我们就是要把代表的‘根’扎到群众之中。”大塘镇太安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长潘世力表示,要调动人大代表的积极性,真正走到群众身边,当好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不断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在太安片区的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