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发现文物线索106处!南宁市“四普”进行时

不可移动文物,隐于繁华街巷,散落乡野山林,承载着生动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今年6月,南宁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正式进入实地调查阶段。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复核291处、实地调查51处,新发现文物线索106处。

文物普查要查什么?怎么查?日前,记者跟随“四普”实地调查员的脚步走进横州市,探寻历史遗珍,记录“四普”背后的故事。

文保单位进行全面“体检”

在横州市横州镇城司社区,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施恒益大院。站在宅院前,朱红色的灯笼挂满青灰色的院墙,四字门匾“施家大院”高挂于大门之上,彰显着这座近百年历史宅院的古朴大气。

步入宅内,重新修缮的宅院充满浓浓的民国风,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时光的痕迹。施恒益大院原为民国时期横州富商施恒益私人住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时被登记在册,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通过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施恒益大院“变身”横州文旅融合新景点,向八方来客展示横州多彩的民俗文化。

古朴大气的施恒益大院。

“四普”实地调查既是对“三普”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的校核,也是对其保存状态的一次全面“体检”。“我们重点对施恒益大院内部的壁画、拱窗、拱门等艺术构件进行了精确采集。”横州市文物所宣教部主任韦雄耀介绍说,新采集的数据将对今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利用,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宣传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普”实地调查员在施恒益大院开展信息采集工作。

新技术赋能“四普”调查

文物普查对于摸清文物资源家底,系统性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动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四普”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南宁市组建了覆盖全市各县(市、区)、乡(镇)的普查队伍19支,普查队员300人,深入乡间田野探寻“南宁宝藏”。

在山林环绕的工作现场,“四普”实地调查员使用RTK对文物点进行打点测量。

宋代龙虎将军甘苗墓地处横州市莲塘镇小湴村甘屋岭,为“三普”后新登记文物。在山林环绕的工作现场,RTK测量仪、无人机、手持采集终端等高科技设备相继登场,实地调查员通过现场勘查、测量、绘图、拍照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登记。

横州市文物所所长韦桂平曾参与“三普”工作,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在新技术赋能下,“四普”工作更科学、精准、高效、便捷。“以前使用最多的测量工具就是皮尺,效率低还存在一定误差,文物结构图也只能依靠手绘。”韦桂平对比到,“三普”期间需要耗时半天甚至一天才能采集一个文物点信息,现在依靠专业设备,只需1至2个小时即可完成。

“四普”实地调查员对文物点进行无人机拍摄记录。

新发现或将填补考古空白

随着“四普”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沉睡”着的不可移动文物有望被发现、被保护、被利用。今年7月,韦桂平带队来到平朗镇笔山村委笔山村复查“三普”登记文物时,偶然发现一条文物线索,随即开展实地调查,并通过走访群众、查阅文献等形式进一步采集相关信息。

“笔山村有一座名为新丁屋的砖木结构建筑,约始建于1922年,现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笔山人生礼仪的传承基地,对研究地方人文风俗具有一定的价值。”韦桂平解释道,对于符合文物认定条件的线索,将按照工作流程录入“四普”App中,如果确实有着较高价值,后续将由文物行政部门开展认定、公布工作。

新丁屋为“四普”新发现文物线索之一。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四普”已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复核291处,实地调查51处,新发现文物线索106处,其中不乏一些有价值的新发现,或将填补南宁地区考古空白。

“四普”实地调查员对新丁屋进行实地考察和信息采集。

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南宁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韦娜表示,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推动文物资源的全面保护、整体提升和活化利用。例如实施首府文化品质提升工程,策划红色文化赓续、邕城文脉延续、邕江文明展示等重点项目,利用文物场地及历史景观建筑建设了一批特色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记者陈蕾/文 黄敬敏/图)

阅读量:2475 作者:陈蕾 黄敬敏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庞博
新发现文物线索106处!南宁市“四普”进行时
2024-10-18 08:19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晚报
作者:陈蕾 黄敬敏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唐秋艳

不可移动文物,隐于繁华街巷,散落乡野山林,承载着生动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今年6月,南宁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四普”)正式进入实地调查阶段。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复核291处、实地调查51处,新发现文物线索106处。

文物普查要查什么?怎么查?日前,记者跟随“四普”实地调查员的脚步走进横州市,探寻历史遗珍,记录“四普”背后的故事。

文保单位进行全面“体检”

在横州市横州镇城司社区,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施恒益大院。站在宅院前,朱红色的灯笼挂满青灰色的院墙,四字门匾“施家大院”高挂于大门之上,彰显着这座近百年历史宅院的古朴大气。

步入宅内,重新修缮的宅院充满浓浓的民国风,每一处细节都透露着时光的痕迹。施恒益大院原为民国时期横州富商施恒益私人住宅,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以下简称“三普”)时被登记在册,现为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近年来,通过文物建筑的活化利用,施恒益大院“变身”横州文旅融合新景点,向八方来客展示横州多彩的民俗文化。

古朴大气的施恒益大院。

“四普”实地调查既是对“三普”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信息的校核,也是对其保存状态的一次全面“体检”。“我们重点对施恒益大院内部的壁画、拱窗、拱门等艺术构件进行了精确采集。”横州市文物所宣教部主任韦雄耀介绍说,新采集的数据将对今后文物的数字化保护利用,以及当地的历史文化宣传产生积极的作用。

“四普”实地调查员在施恒益大院开展信息采集工作。

新技术赋能“四普”调查

文物普查对于摸清文物资源家底,系统性加大文物保护力度,推动文物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确保“四普”工作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南宁市组建了覆盖全市各县(市、区)、乡(镇)的普查队伍19支,普查队员300人,深入乡间田野探寻“南宁宝藏”。

在山林环绕的工作现场,“四普”实地调查员使用RTK对文物点进行打点测量。

宋代龙虎将军甘苗墓地处横州市莲塘镇小湴村甘屋岭,为“三普”后新登记文物。在山林环绕的工作现场,RTK测量仪、无人机、手持采集终端等高科技设备相继登场,实地调查员通过现场勘查、测量、绘图、拍照等方式进行数据采集和登记。

横州市文物所所长韦桂平曾参与“三普”工作,让她感触最深的是,在新技术赋能下,“四普”工作更科学、精准、高效、便捷。“以前使用最多的测量工具就是皮尺,效率低还存在一定误差,文物结构图也只能依靠手绘。”韦桂平对比到,“三普”期间需要耗时半天甚至一天才能采集一个文物点信息,现在依靠专业设备,只需1至2个小时即可完成。

“四普”实地调查员对文物点进行无人机拍摄记录。

新发现或将填补考古空白

随着“四普”工作的开展,越来越多“沉睡”着的不可移动文物有望被发现、被保护、被利用。今年7月,韦桂平带队来到平朗镇笔山村委笔山村复查“三普”登记文物时,偶然发现一条文物线索,随即开展实地调查,并通过走访群众、查阅文献等形式进一步采集相关信息。

“笔山村有一座名为新丁屋的砖木结构建筑,约始建于1922年,现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笔山人生礼仪的传承基地,对研究地方人文风俗具有一定的价值。”韦桂平解释道,对于符合文物认定条件的线索,将按照工作流程录入“四普”App中,如果确实有着较高价值,后续将由文物行政部门开展认定、公布工作。

新丁屋为“四普”新发现文物线索之一。

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四普”已完成不可移动文物复核291处,实地调查51处,新发现文物线索106处,其中不乏一些有价值的新发现,或将填补南宁地区考古空白。

“四普”实地调查员对新丁屋进行实地考察和信息采集。

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南宁市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韦娜表示,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推动文物资源的全面保护、整体提升和活化利用。例如实施首府文化品质提升工程,策划红色文化赓续、邕城文脉延续、邕江文明展示等重点项目,利用文物场地及历史景观建筑建设了一批特色博物馆,让文物“活”起来。(记者陈蕾/文 黄敬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