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五象新区的中国—东盟金融城一带高楼林立、气势恢宏。 记者叶子榕 摄
3月16日,在南宁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上,市长侯刚代表南宁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做实“一体两翼”产业发展格局,打造产业园区改革发展新标杆。
连日来,南宁市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围绕这一主题展开热议,表示要围绕建设“四个一流”产业园区,以“一体两翼”为统领推进各级园区建设,形成“1+2+N”分布式、协同式园区发展矩阵,建好产业发展主战场。
为“一体两翼”产业发展做好要素保障
“我们将在国土空间规划、土地供给、政策支持方面协同发力。”市人大代表、市自然资源局局长黄钊表示,在空间规划方面,指向将更加明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我市近一半的新增建设空间用于保障“一体两翼”产业发展,还编制《南宁东部新城概念性总体规划》《南宁(深圳)东盟产业合作区空间规划》等重要规划,为产业入驻提供空间指引。
“在土地供给方面,用地将更有保障。一方面,划定工业用地控制线,确保工业用地不少于161.7平方千米,并将‘东翼’‘西翼’近一半用地划入控制线,要求用于建设工业项目;另一方面,确保每年工业用地出让面积高于总出让面积的30%。”黄钊说。
黄钊还表示,在政策支持方面,举措将更加有力。努力把工业“标准地”出让比例由 70%提高至100%,让入园企业拿地后尽快开工;进一步深化混合产业用地供给改革,探索工业用地混合科研、商业、仓储等用途,满足企业多样化需求,激发生产活力;在规划工程审批方面继续探索微改革,支持工业企业按实际需求配置停车泊位、简化存量用地指标调整程序、扩大工程规划许可豁免清单范围等,并开设绿色通道,提供全链条服务保障。
市政协委员、市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程超认为,南宁市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必须有发达高效的物流体系作为支撑。
“建议重点围绕平陆运河打造江铁海联运组织体系,积极谋划拓展更多面向东盟国家贸易的陆海物流通道。以平陆运河起点为中心,把南宁市打造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程超说,积极在南宁市规划建设大型区域性物流枢纽基地,构建大型物流平台,建设大宗商品资源配置新枢纽,以跨境物流枢纽高水平建设支撑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
程超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市物流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加强县域地区物流供配中心的规划和建设。特别是横州市、宾阳县的物流园区建设,为物流运输提供便利。在提速建设南宁“两港一区”的同时,应积极规划布局配套物流园区,实现物流与产业协同发展,提升产业链整体效能;通过加强物流行业与制造业、商贸业等产业的深度融合,推动物流服务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提升我市物流服务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重点发展面向东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示范带动作用,重点发展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数字经济、高端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是国家赋予广西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使命和重大机遇,中国—东盟金融城是点睛之笔、重中之重。
市人大代表、市委金融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曾肄业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高质量建设中国—东盟金融城,为中国—东盟金融城的下一步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精准指导。她表示:“我们要树立‘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的鲜明导向,聚焦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推动中国—东盟金融城提质升级。”
落实到具体,曾肄业认为,要做到全“面”统筹、多“线”推进、重“点”切入,制定好金融城升级建设蓝图,树立深化金融城整体形象,全面提升金融城运营水平。此外,要聚焦服务实体经济,切实强化中国—东盟金融城资源配置功能,并突出东盟元素,提升跨境贸易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当前,南宁市大力推进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趋势明显。市政协委员、民建南宁市委会秘书长周银河说:“建议南宁市尽快出台打造面向东盟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经济产业集群的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中国—东盟信息港南宁核心基地建设,打造面向东盟的国内一流的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集聚区。”南宁可以以集聚面向东盟市场的数字经济领域企业总部或区域总部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优化数字经济领域营商环境,提升对区域性大企业大项目的入驻吸引力,并加快推动我市在智能网联汽车、低空飞行器、移动智能终端、软件和信息服务、物联网等领域的核心技术有所突破。
推动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
市人大代表、江南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董建华认为,江南区作为南宁市“西翼”,迎来了历史性发展机遇。
董建华说:“江南区要紧紧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作为,大力推动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向园区聚集,在硬件设施建设上,完善和强化园区生产设备、厂房等硬件配套设施。在软件配套方面,加大对孵化平台、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的扶持力度,强化企业服务,吸引更多创新型企业入驻,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产业园区是推动产业集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南宁市要加快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市政协委员,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九三学社南宁市委会副主委(兼)王冬梅表示。
王冬梅建议,进一步明确各园区主导产业,持续重点发展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优势产业,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展的格局,避免同质化竞争。围绕主导产业,绘制产业链图谱,鼓励企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形成产业集群。同时,关注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新能源等新兴产业,提前谋篇布局,应用信息技术,建设智慧园区,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