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支招清明时节防病养生 祭扫踏青需防毒虫叮咬

4月3日,自治区卫生健康委召开以“时令、时事与健康”为主题的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2024年广西健康素养有关情况及清明时节健康养生、疾病防治有关问题。

发布会现场。记者 廖欣 摄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了解到,近年来,广西高度重视健康素养促进工作,扎实开展全民健康素养提升三年行动,全区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升。2024年,广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28.70%,同比提高3.60个百分点。在完善健康科普工作机制方面,广西探索科普人才用培机制,组建广西健康科普专家库,目前专家库成员1000多名,14个设区市均建立了市级健康科普专家库。

发布会上,针对南方春季潮湿多雨,居民普遍反映的“湿气重”“春困”问题,广西国际壮医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庆红介绍,中医理论中,“湿气重”与“春困”密切相关。若“湿气重”“春困”表现轻微,如短暂肢体乏力、精神倦怠,多为适应季节变化的生理状态,不算疾病;若症状严重,如出现持续头晕、食欲不振、舌苔厚腻、脉濡缓等情况,则可能发展为“湿阻病”,属于中医疾病范畴,需辨证调理。

对此,张庆红建议,可以通过饮食调理、中医外治法等方式进行祛湿调理。比如,用赤小豆、薏苡仁、芡实等煮水或熬粥,健脾利湿;湿热明显者,可搭配冬瓜、苦瓜清热祛湿。还可以将荷叶、陈皮、茯苓煮水代茶,理气健脾、化湿醒神。

想要摆脱“春困”,也有不少实用方法。如按揉百会、足三里、太阳穴等穴位,每个穴位按揉1—2分钟,每天进行2—3次即可。还可以进行适度的运动,如八段锦、太极拳、壮医三气养生操等舒缓运动以及晨间散步。同时,保持室内通风干燥,午间进行15—30分钟的小憩,也能减轻困乏感。

祭祖扫墓、踏青郊游是清明时节的传统习俗,而这个季节又是毒蛇和毒虫活跃、皮肤过敏高发期。对此,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主任王威提醒,市民外出活动时,要注意防范毒虫叮咬和春季常见皮肤病。对于毒虫叮咬,要做好紧急处理;对于皮肤容易过敏的人群,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一旦不适症状无法缓解,甚至持续加重,应立即就医。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420 记者:廖欣 编辑:黄思宁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周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