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图片
一起“粉”上南宁↑
广西人的一天
大多是从一碗米粉开始的
“宁可三日无米,不可一日无粉”
说的就是广西人对米粉的热爱
在南宁
每个月总有123456......天不想吃饭
而不想吃饭的时候
就会想来碗粉
早上起床来碗
晚上饿了来碗
不知吃啥来碗
通宵“吃鸡”来碗
心情不好来碗
心情超棒吃两碗
今天要介绍的这种米粉
爱它的人爱到骨子里
不爱的人会觉得它“酸酸馊馊”
口碑这么两极分化
它到底是何方神圣?
有请今天的主角登场——
南宁生榨米粉
南宁生榨米粉制作技艺
类别:传统技艺
级别: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批次:第六批
地域:广西 南宁
生榨米粉又称榨粉、生榨粉,是将大米发酵后磨成米浆,制成粉团,加工成粉条状煮制而成,属于一种发酵型米制品。生榨米粉有增进食欲、刺激肠胃、清爽提神等功效,其独特的风味广受大家喜爱,被誉为“南宁人的早餐”。2016年,南宁生榨米粉制作技艺被列入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别看这小小一碗生榨米粉
它来头可不小
2024年8月10日,央视一套
《非遗里的中国》广西篇里
就有生榨米粉的身影
连歌星张杰
都被生榨米粉安利到
你要问这碗粉贵不贵?
小编可告诉你
一大pang,量大管饱还实惠
生榨米粉是区别于老友粉的另一种风味。前往王鸥同款打卡地天天生榨米粉店点上一碗招牌生榨,发酵米浆新鲜现榨成米粉,撒上肉末,浇上大骨汤,吃完一天满满能量。
了解一碗南宁生榨米粉,要从它的制作开始。这是一门非常讲究的手工活。一碗传统的生榨米粉出品前,要经过泡米、发酵、磨浆、压干、搓揉、蒸煮、舂粉、榨粉等多道工序,每个步骤都很关键,有一个环节没做好,就会影响米粉的成品和口感。
泡米的时间取决于天气,夏天和冬天的浸泡时间各不相同,待大米吸饱水分后,将水分沥干再进行下一步——发酵,这也是生榨米粉“酸味”的来源。发酵的温度在37℃、湿度在65%最为合适,如果控制不好就会影响米粉品质。
虽说粉的本质,无非大米和水的二重奏,但水粉配比与制作方法的调整,会赋予米粉不同的性格。生榨米粉大米发酵后的迷人的“酸馊味”,可以说是开胃一绝,喜欢的人会觉得非常上头。
舂粉环节,将煮好的米粉团放入石臼,舂捣成糊状不粘手,便成了榨粉时用的米粉团。最后将米粉团放入压榨器内,米粉成条而出,落入热锅,煮熟后用漏勺过凉水,即可盛碗待食。
在碗里浇上一大勺肉末,淋上酱油,再依据个人口味配上葱花、紫苏、酸笋、酸豆角等佐料,一碗生榨米粉便大功告成。
而到了武鸣、邕宁、马山,甚至河池大化等地,人们对生榨粉口味的追求更加传统。正宗的蒲庙生榨粉,是将发酵后的米浆倒进漏斗,直接滤入热水锅去煮粉;同时,店家还会把传统“老三样”豆腐干、头菜碎、猪肉末等配料直接放入碗中,漂浮于煮粉热汤上,粉和配料一同出锅,混合后加猪筒骨汤。
蒲庙老街(汉林街)。(滕忠 摄)
煮好的生榨米粉带着淡淡的酸味,细嚼时又能尝到米的清香,配上肉末、紫苏、头菜碎、酸豆角,就是极落胃的一碗粉了!牛腩、猪杂、扣肉、叉烧、猪脚都是碎肉的“升级版本”,一口粉一口肉,这与众不同的“酸馊”味道,深得人们的喜爱。
生榨米粉与其他米粉最大的不同,就是这股酸味,通过设备和制作环节的改良,如今的米粉制作更加精准、品质更加稳定,也更适合外地游客、年轻群体的口味。
如今生榨米粉也进一步创新,有了更多的味道。
美食与地标,定义着一座城市的两个维度,代表着一方水土的标志物产。“胃”觉,是我们打开对一座城市认知的开始,更是一段乡愁。
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榨米粉不仅满足了人们味蕾的需求,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记忆。
你是否也喜欢
这上头的“酸馊”味呢?
你有没有因为
一碗粉爱上这座城市?
一起来聊聊
你心目中
哪家生榨米粉店最地道吧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