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青秀区多措并举抗旱保春耕

2025年4月以来,广西遭遇自1961年以来同期最严重的气象干旱,南宁市青秀区亦面临严峻挑战。面对干旱少雨和春耕生产关键期的双重压力,青秀区通过强化部门联动、科学调度水源、推广节水技术等多项举措,全力保障春耕用水需求,确保粮食安全和农业生产稳定。

部门联动协作,织密抗旱保障网。

青秀区构建多部门协同机制,应急、水利等部门实时监测旱情动态,发布预警信息。依据气象预报及旱情发展态势,及时优化调度灌溉和生产计划。城区落实渠道清淤专项经费,完成渠道清淤49.56千米,有力保障了农田用水灌溉需求。截至目前,累计动员11.35万人次,投入抗旱机具5440台次,保障了6.86万亩的农作物免受旱灾影响。城区农业农村局加强抗旱工作调度,实行抗旱工作值班制度,每日跟踪抗旱工作进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调度处理,确保资金、物资、人员等及时落实到位。城区应急局配备应急抽水泵指导乡镇开展抽水灌溉。各镇成立抗旱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组织群众清淤疏渠、抽水灌溉,指导农户通过科学施肥和覆膜技术保障春耕播种。

南阳镇组织干部群众对南阳电灌一级干渠清淤

科学统筹水源,精准调配保灌溉。

青秀区统筹调度水库、塘坝和辖区内中小河流等水源,优先保障人畜饮水安全,合理分配农业灌溉用水。辖区三个国营电灌区根据农作物生长阶段的灌溉需求,精准调度,科学实施抽水作业,累计抽取灌溉用水达240万m³,青龙江水库及其他水库也相继开闸,放水灌溉,累计放水量达到350万m³,累计灌溉面积达6.8万亩,满足了周边农田的灌溉需求。

青龙江水库开闸放水抗旱

推广节水技术,科技赋能降损失。

为应对持续旱情,青秀区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在长塘镇等农业主产区,广泛应用智能灌溉系统、植保无人机精准喷洒、水稻全程机械化等技术,显著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同时,城区和各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指导农户采用滴灌、地膜覆盖等保墒技术3.8万亩,减少干旱对甘蔗、玉米等主产作物的影响。

长塘镇水稻种植采取机械化技术助力水稻提质增效

灵活积极应对,力保全年丰收。

尽管气象预测显示4月下旬广西局部降雨增多,但青秀区仍将密切关注旱情变化,动态调整抗旱策略,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水利设施升级和智慧农业应用,为夏粮丰收筑牢根基。正如长塘镇农户所言:“政府带着技术和服务下田,我们抗旱更有底气!”青秀区的多维度举措,正为乡村振兴和粮食安全注入坚实动力。

阅读量:75 编辑:庞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