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市人民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广西工作论述的重要要求,严格按照自治区党委十二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坚持实干为要、创新为魂,用业绩说话、让人民评价,奋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持续释放政策效应,狠抓重大项目建设,优化服务企业。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工业生产加速增长,消费需求加速释放,民生保障扎实有效,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
根据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08.09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73.60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271.44亿元,增长9.0%;第三产业增加值1163.05亿元,增长4.4%。
一、农业生产平稳增长,农产品供给充足
一季度,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同比增长4.1%。其中,种植业增长3.9%,林业增长9.4%,畜牧业增长2.5%,渔业增长5.3%。蔬菜及食用菌产量增长4.6%;园林水果产量增长3.9%;茶叶产量增长10.6%。植树造林面积增长25.5%,林木采伐增长17.1%。猪牛羊禽肉产量增长3.5%,禽蛋产量增长79.3%;生猪出栏增长5.3%,家禽出栏增长5.7%。水产品产量增长5.5%。
二、工业生产加速增长,先进制造业成核心驱动力
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3%,比上年全年加快6.4个百分点。从三大门类看,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4%,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下降0.8%,采矿业下降3.3%。从经济类型看,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15.1%,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长3.8%,外商及港澳台增长3.1%。从主要行业看,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7.0%,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23.1%,烟草制品业增长3.2%,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1.0%。随着“人工智能+”行动的深入实施,产业创新活力不断释放,有力推动先进制造业持续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5.1%,比上年全年加快90.9个百分点;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79.7%,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长111.8%,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增长47.3%。
三、服务业保持平稳增长,现代服务业较快增长
一季度,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长10.1%,营利性服务业增长7.2%,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8%,批发和零售业增长3.2%。1—2月,全市规模以上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2.5%。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40.5%,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增长33.1%,互联网和相关服务增长19.4%,新闻和出版社增长17.2%,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增长12.0%,邮政、电信业务总量分别增长62.2%和10.5%。
四、消费需求持续释放,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
一季度,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2.6%,比上年全年加快2.3个百分点。按消费类型分,餐饮收入增长3.1%,商品零售增长2.5%。限额以上单位商品零售额中,文化办公用品类零售额同比增长93.2%,体育、娱乐用品类增长49.9%,五金、电料类增长28.4%,烟酒类增长25.2%,书报杂志类增长24.8%。“两新”政策带动相关产品消费加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商品零售额增长69.2%,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39.6%,机电产品及设备类增长25.4%,新能源汽车增长20.7%。网络零售持续活跃,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销售额增长35.1%,比上年全年加快35.6个百分点。
五、扩大有效投资成效初显,工业投资高速增长
一季度,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扩大有效投资相关政策措施,下大力气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工业投资同比增长30.3%,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到34.3%。其中,制造业增长15.0%,比上年全年加快42.6个百分点。分行业看,纺织业增长1919.6%,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671.8%,文教工美和体育娱乐用品制造业增长499.4%,造纸和纸制品业增长360.0%,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长287.9%,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增长114.9%,农副食品加工业增长47.2%,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增长39.7%。
六、外贸进出口恢复增长,对东盟国家贸易活动大幅提升
一季度,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200.47亿元,其中出口87.85亿元,同比增长3.3%。从贸易方式看,出料加工贸易同比增长53.6%,一般贸易进出口增长8.4%。从国别(地区)看,对东盟、欧盟、非洲进出口分别同比增长37.5%、19.2%、11.5%。从出口商品构成看,农产品出口同比增长117.5%,食品增长77.0%,文化产品增长5.6%。
七、民生支出持续加力,金融信贷运行稳健
一季度,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4.80亿元,同比增长6.4%。投入民生领域的支出161.13亿元,增长7.8%,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8.7%,比上年同期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城乡社区、农林水支出分别增长29.7%、16.3%、6.6%、6.6%。
3月末,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5728.90亿元,同比增长4.8%;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24229.47亿元,增长7.6%。一季度,本外币新增贷款625.90亿元。
八、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三涨五降”
一季度,全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4%。分类别看,居民消费价格调查的八大类商品及服务价格同比呈现“三涨五降”态势。其他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和衣着类价格分别上涨3.8%、3.0%和0.7%,交通通信、生活用品及服务、食品烟酒、居住和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分别下降2.8%、1.3%、1.1%、0.3%和0.3%。
九、居民收入平稳增长,就业形势总体稳定
一季度,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38元,同比名义增长6.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255元,同比名义增长4.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85元,同比名义增长6.8%。
一季度,全市城镇新增就业人数2.33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0.53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人数0.17万人。
总的来看,一季度全市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奠定了良好基础。但也要看到,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国内有效需求偏弱,经济回升基础还需巩固。下阶段,南宁市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全区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部署,聚焦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坚定发展信心,积极奋进作为,促进首府经济持续向好。
注释:
1.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不变价计算,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其分类项目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均为实际增长速度;其他指标除特殊说明外,按现价计算,为名义增长速度。
2.财政数据来源于南宁市财政局;金融机构存贷款数据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分行;就业数据来源于南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进出口数据来源于邕州海关;邮政数据来源于自治区邮政管理局;电信数据来源于自治区通信管理局。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