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普惠托育服务是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推动建设生育友好型社会、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事关千家万户。兴宁区加大政策支持,持续深化普惠托育服务建设,通过强化部门协作、培育专业人才,积极推动托育服务多元化、普惠性。
办托模式多样
化解“带娃”难题
“托育园就在单位附近,每天早上送完孩子直接去上班,下班顺路接回,省心又省力。”刚休完产假重返工作岗位的韦女士,将刚满六个月的宝宝送到了兴宁区三塘镇卫生院附属托育园。她坦言,这种便捷的托育方式有效解决了她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孩子的双重压力。“这里环境温馨舒适,辅食搭配科学合理,完全符合孩子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求。看着宝宝健健康康,性格也越来越开朗活泼,我们全家都非常满意和放心。”
兴宁区三塘镇卫生院附属托育园是南宁市首家由公立医院直接承办的托育机构,同时也是广西首家乡镇卫生院承办的“医育结合”普惠托育园。该园采用“政府引领+专业运营+医育融合”模式,依托公立医疗机构的资源优势,为婴幼儿健康成长提供了坚实的专业保障。凭借合理的收费标准和专业、贴心的服务质量,有效解决了辖区居民特别是双职工家庭的婴幼儿照护刚需,精心打造了一个集“温馨、专业、安全”于一体的成长乐园。
目前,托育园建筑面积为2500平方米,设托位150个,可同时开设10个班。服务模式灵活多样,按年龄段精细划分,6个月至12个月的乳儿班、1岁至2岁的托小班、2岁至3岁的托大班。按托管时间提供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多种选择,还延伸提供3岁至6岁幼儿的全日托服务,居民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最适合的托育模式。
政策支持
为普惠托育服务保驾护航
托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与保障。兴宁区先后出台了《南宁市兴宁区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和《南宁市兴宁区持续推动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等文件,明确了托育服务发展的重点任务、多部门协同的职责分工以及总体目标。
监管与人才并举
提升托育服务品质
在扩大供给的同时,兴宁区注重托育服务质量的提升。
一方面,强化综合监管。全面加强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定期组织卫监、疾控、住建、公安、市场监管、消防等单位以及镇、街道,对辖区内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服务机构进行备案前现场核验,常态化开展人防、物防、技防、食品安全、卫监疾控等方面的专项排查与专业指导,进一步规范托育服务运营管理。
另一方面,着力培育人才。积极参加南宁市托育服务机构从业人员能力提升为民办实事项目培训班,为托育从业人员搭建技能展示与交流学习的平台,打造一批“职业素质良好、操作技能过硬”的应用型托育服务人才队伍,持续提升整体服务能力和专业化水平。
托育服务,不仅关乎民生福祉的温度,更承载着社会发展的未来希望。兴宁区将继续以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目标,深入探索建立托幼一体化服务体系,不断优化托育服务的精准供给,为辖区群众提供更加就近就便、优质可及的托育服务。
来源:兴宁区卫健局 兴宁区卫健宣传信息中心
记者:黄玉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