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在广西世纪创新显示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世纪创新)的生产车间里,多条显示器组装生产线正满负荷生产,技术人员正对即将下线的产品进行最后检测。经过产线优化与技术迭代,该公司车间自动化率提升至92%,构建了“研发—中试—量产”的完整产业链条,其产品已批量出口至欧美、东南亚等全球主要市场。
在世纪创新的生产车间里,工人们正在显示器组装生产线上忙碌着。记者 韦静 摄
自2020年7月在南宁投产以来,世纪创新凭借创新驱动与技术实力,先后荣获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自治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海关AEO等多项资质,成为区域产业集聚的核心支撑力量。“近年来,公司加速全球化布局,推动自有品牌‘泰坦军团’战略升级,通过天猫、京东、抖音及海外亚马逊构建全场景营销网络。但自有品牌运营较传统ODM模式,全链条周期延长导致供应链资金需求激增,资金周转压力成为品牌突破瓶颈。”世纪创新财务总监龙侦艳说,“在这一关键节点,南宁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精准提供融资支持,保障供应链稳定,为企业品牌拓展保驾护航。在金融赋能下,2023年至2025年上半年,公司自有品牌销售额占比从40%跃升至近60%,‘泰坦军团’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电竞显示领域国内前三。”
世纪创新展示厅里展示出了多款高科技产品。记者 韦静 摄
作为南宁市市属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南宁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核心使命,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坚守政策性定位,聚焦工业、科创等重点领域精准发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金融活水,助力区域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累计担保发生额达174.82亿元,累计服务小微企业及“三农”主体6053户,服务覆盖面持续扩大。
“今年以来,公司持续优化业务结构,聚焦实体经济精准发力。今年上半年,工业担保发生额占比达30.54%,为279户工业企业提供超5.50亿元担保贷款支持,为57户科创企业引入超2.08亿元‘金融活水’,同时向新能源汽车及零配件等六大千亿产业投放担保贷款3.11亿元。精准滴灌重点产业,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南宁市小微企业融资担保有限公司董事长丁振杰介绍。
科技与金融“双向奔赴”、形成合力,是南宁市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一个缩影,也正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
今年以来,南宁市金融系统紧紧围绕服务实体经济、深化改革创新、防控金融风险三大任务,各项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上半年,全市金融业增加值首位度37.5%、较一季度提升1.1个百分点;存贷款余额突破4万亿元,其中,贷款余额达2.44万亿元,同比增长6.4%,增速排全国省会城市第10、西部第4,金融业持续为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等重点领域、重大产业发展注入强大金融动能。“我们用好央地协调机制,推动驻邕金融机构加快落实政策,上半年争取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增加全市可用资金近272.9亿元,向金融机构提供再贷款再贴现260亿元;通过举办民营企业座谈会、‘政策夜话’等活动,让政策精准直达企业。”市委金融办副主任韦玮表示。
中国人民银行广西壮族自治区分行发挥利率自律机制的议事协调作用,督促金融机构严格落实关于存贷款理性定价的各项自律约定,切实维护利率市场竞争秩序,增强金融服务的可持续性;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提升科学定价的能力和水平,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贴息等支持性政策,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据统计,2025年1—6月,南宁市新发放各项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89%,同比下降51个基点;其中,新发放企业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分别为3.05%、3.04%,同比分别下降42个、41个基点,均处于历史低位。
日前召开的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暨全市年中工作会议为推动首府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让“金融活水”释放出更大能量?今后市委金融办将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围绕金融支持“一体两翼”产业格局、人工智能、新质生产力、平陆运河等方面持续发力,抓好金融业“十五五”规划的编制,持续提升服务质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深化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合作、强化地方金融监管、筑牢风险防控底线,为南宁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提供有力金融支撑。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