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不仅是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及RCEP框架下中国与东盟合作核心枢纽。
从职业教育深度合作到文旅活动精彩纷呈,从“心相连”的跨国教育到“手相牵”的文化走亲……当前,南宁正依托东博会的平台机遇和“南宁渠道”的焕新升级,铺就一条越走越亲、越走越实的“人文交流升级之路”。从这里出发,一曲跨越国界的人文交流交响乐正激情奏响。
教育互联 职教合作搭建人才“心桥梁”
借助东博会的举办和“南宁渠道”的畅通,南宁越来越多职业院校积极开展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近年来,南宁市始终将职业教育作为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抓手,依托国际友城资源和使领馆资源,拓宽教育对外交流渠道。
“去年8月,我校与文莱餐饮企业PAR帕集团签订合作备忘录,并成立‘华莱清韵餐饮培训基地’,持续为文莱企业培训输送中餐厨师。”南宁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余阳介绍。
去年9月,该校还建立了“一带一路”对外汉语教学远程教室,主要与柬埔寨暹粒外国语大学合作,开设HSK标准教程课程,面向柬埔寨、尼泊尔、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学生授课。
“该对外汉语教学项目采用网络远程教育形式,每周授课10次。截至目前已培养约450名学生。”余阳表示,这些举措推动学校参与更多对外交流,也为南宁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区提供实践案例。
走进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民族特色小吃展示馆、非遗小吃文化展示馆和体验馆“三馆合一”展示空间令人眼前一亮。这里集展示、体验与培训于一体,设有文化展示区、互动体验区及匠人教育空间,不仅承担校内教学任务,还面向国际开展民族餐饮体验与培训项目。
“近5年来,学校累计接待来自美国、法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人员超1000人次,培养本土小吃技艺人才近5000名。通过非遗美食制作体验、餐饮培训等活动,学校成功将广西特色饮食文化推向世界。”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毛永幸介绍。
越来越多东盟国家学生来南宁留学。目前就读于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越南留学生吴长传表示:“南宁高校与东盟企业有很多合作项目,专业国际声誉高,对我们就业十分有利。且南宁离越南很近,气候、饮食文化与我的家乡相似,我很快就适应了在南宁的生活。”
“针对国际化人才短缺、海外本土化人才缺口大等痛点,我们借助东博会,通过联合中资企业与海外合作院校共建海外办学点、打造来桂来华留学基地等,不断为东盟国家输送兼具中文能力与职业素养的技术技能人才。”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旺介绍,学校将持续扩大东盟学生来华留学规模,在东盟国家新建多所“现代工匠学院”,构建“两国双校双基地”模式,开展“AI+学术/创新创业”合作等,助推中国和东盟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依托‘南宁渠道’优势,南宁正积极建设面向东盟的职业教育合作区,坚持向海图强、开放发展,助力构建更为紧密的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南宁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宁敏升表示。
积极“引进来”。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职业教育联展暨论坛永久落户南宁的契机,南宁搭建了教育对外交流合作平台,设立东盟国家留学生奖学金,吸引更多东盟学子来邕学习。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发起成立“广西国际友城职业教育联盟”,共有10个国家15个友城的37所院校加入;南宁学院建立中国—东盟高校“有邻”联盟。目前,驻邕高校中,本专科学校东盟国家留学生超2800人。
持续“走出去”。南宁市属高校和职业院校已与87所东盟国家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共建电子商务、物流、汽车维修等专业及课程标准119个。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在老挝、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越南建立4个海外办学点,联合越南高校和在越中资企业,合作共建“中国—越南电子信息现代工匠学院”,开展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服务企业海外发展。近年来,南宁市职业院校累计面向东盟国家政府、企业、职业院校人员开展“中文+职业技能”培训超4.5万人次。
“南宁市将持续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和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为促进中国与东盟国家教育文化交流贡献力量。”宁敏升说。
文旅互亲 交流往来缔造友谊“新纽带”
近年来,南宁与东盟国家文旅交流日益紧密。因地缘相邻,广西和南宁成为众多越南游客首选旅游地。“很多越南游客多次到访南宁,我们不断开发新景点、新路线,让越南游客领略更多南宁之美。”广西南宁旅假乐国际旅行社总经理覃巧珍说。
越南语导游王瑞钊表示,东博会让越南等东盟国家游客深入了解广西和南宁。“南宁的青秀山风景区、相思小镇、广旅·南宁之夜等景点深受越南游客喜爱,他们在这里体验民族文化、品尝多样美食。”王瑞钊说。
英文导游曾海华也感受到“南宁渠道”带来的变化:“越来越多外国游客来南宁旅行,他们喜欢这里的山水美景,称赞南宁的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等。”
为深化与东盟国家文旅交流合作,南宁积极利用“240小时过境免签”及互免签政策,开拓东盟国家入境旅游市场。“今年以来,南宁邀请并接待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等东盟国家的旅行商、媒体、考察团来邕考察体验,共计10批次317人。”南宁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王春梅介绍,同时,南宁组团赴越南、马来西亚、泰国等东盟国家开展旅游推广活动,与越南海防市签署旅游领域合作备忘录,激发入境旅游市场活力。
今年1月至7月,南宁市接待东盟国家入境过夜游客8.12万人次,同比增长90.76%,占入境过夜游客人数的62.84%。南宁青秀山风景区、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广旅·南宁之夜等景区景点备受东盟国家游客青睐。
在文化交流方面,南宁市重点打造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和“文化走亲东盟行”2项对外交流品牌活动。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已成功举办11届,吸引了346个中外艺术院团参与,惠及民众超900万人次。为搭建“长期合作通道”,南宁倡议建立“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现有142家中国与东盟的艺术院校、文化机构、文艺院团签署了《中国—东盟戏剧合作交流机制谅解备忘录》。
2014年南宁发起“文化走亲东盟行”,相继走进越南、泰国、新加坡等9个东盟国家。在今年的“文化走亲东盟行”中,南宁市先后在泰国曼谷、越南顺化和胡志明市开展15场戏剧展演、非遗展览、艺术教育互动活动。南宁还积极利用南宁育才学校旧址等红色资源,与越南开展研学合作,讲好友谊故事、赓续友好情谊。
“东博会期间,我们将邀请东盟嘉宾、旅行商及游客、留学生、赛事运动员参加‘绿城歌台’东博会专场歌台、大型情景音画《风情东南亚》等文旅体验活动。”王春梅表示,南宁还计划与马来西亚霹雳州旅游局、顺化宫廷传统艺术剧院签署合作备忘录,加强“请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并在南宁国际旅游中心建设国际人文会客厅,通过“国际友城展示+文旅交流+AI沉浸体验”,打造南宁文旅对外展示的“智慧客厅”,搭建与东盟国家的双向交流平台。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