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至3日,中国—东盟国际皮划艇公开赛、中国—东盟国际桨板公开赛暨中国桨板俱乐部联赛(南宁站)在南宁南湖公园精彩开赛,千余名中外选手逐浪竞技。赛事期间,南宁市红十字搜救救援队以“水上+岸上”立体保障网络,为这场国际赛事筑起坚实安全防线,用专业救援践行红十字“人道、博爱、奉献”精神。
(图片来源于南宁市红十字会)
队员们对南湖公园中湖九拱桥水域进行了3轮勘察,利用声呐探测障碍物、标注风险区,同步监测水位与排水;新增“强降雨”“水位骤升”防汛演练,完善“30秒响应—救援—转运”全流程闭环;并与卫健、公安、应急、水利等部门建立“赛事+防汛”双指挥体系,为赛事安全举办筑牢前期基础。
10月2日清晨,50名救援力量率先到岗,为皮划艇公开赛布防。6艘救援冲锋舟沿赛道分段巡航,4个岸上救护点配备AED、急救背包等装备,紧盯18至60周岁不同组别选手竞技状态。当皮划艇发生侧翻时,附近巡航艇立即抵达,队员快速协助选手抓牢救生浮具并转移至安全区域,岸上志愿者随即提供应急处置与身体检查。当日,救援队高效处置皮划艇侧翻5起,为多名不适选手提供紧急医疗服务。
10月3日天未亮,救援队已集结完毕,针对桨板赛事包含青少年组、大师组的特点升级保障方案。6艘冲锋舟构建“分区巡航+重点盯防”体系,在青少年组出发区额外部署1艘救援艇;岸上点位延伸至观众密集区,志愿者随身携带的急救背包补充防晒伤、防抽筋等针对性物资。全天赛事中,救援队为10余名体力透支选手和群众提供紧急救助。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