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马山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无人机操控与维护”专业班正式开课,首批45名学生步入崭新的实训课堂,开启低空科技学习之旅。这是南宁市首个在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无人机专业,不仅填补了区域职业教育空白,也成为粤桂协作深化“教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又一重要成果。
马山县职校无人机教师指导学生装配无人机。马山县民族职业技术学校供图
当前,低空经济成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无人机在农业、测绘等领域应用广泛。面对马山无人机教学“零基础”等难题,粤桂协作马山县工作组搭起协作桥梁,组织马山考察团赴深圳信息学院等院校取经。福田区科工信局、园岭街道办对接标杆院校企业,人社局设计社会培训模块,教育局协助构建“岗课赛证”课程体系,助力马山县明确“学历教育+社会培训+产业服务”三位一体发展路径。
协作之下,项目落地跑出“加速度”。2025年4月,600万元粤桂东西部协作资金到位;5月,专业获批增设;8月,实训基地竣工,10个月完成全流程。该基地占地600平方米,配备30余架无人机,设四大功能区,引入先进设备,满足中国民航局无人机执照考试实训要求,彰显“深圳标准”与“粤桂速度”。
如今,该专业实现“技能训练、证书备考、就业适配”一体化教学,课程覆盖无人机原理、植保应用等,融入1+X证书培训,还针对马山县山地特点增设山地植保仿真场景。目前,该校已成功申报成为2025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无人机操作赛项广西区域选拔赛承办单位,项目推进模式正申报纳入马山县乡村振兴经验清单,为全区县域低空经济人才培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马山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