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淡村壮药香料市场,仿佛踏入一座露天的“文化画廊” 。记者 陈睿 摄
二十四节气在墙面上次第绽放,中草药与香料在彩绘间暗香浮动,身着民族服饰的少女在画中翩翩起舞……走进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淡村壮药香料市场,仿佛踏入一座露天的“文化画廊”。
墙绘与侗鼓楼相映成趣。记者 卢丽婷 摄
近日,南宁职业技术大学的青年学子们以专业为笔,以创意为墨,在淡村壮药香料市场绘出一幅幅靓丽且充满文化气息的墙绘,为这处充满市井气息的壮药香料市场披上了创意的“文化彩衣”。20幅组融合中医药文化、国潮动漫与民族元素的墙绘,将原本素净的墙面装点成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走进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淡村壮药香料市场,仿佛踏入一座露天的“文化画廊”。记者 卢丽婷 摄
芒种、夏至、秋分……这些凝聚着中华民族对自然深刻观察与智慧的二十四节气,被一一绘上墙面,静述着时间的轮回。八角、桂皮、罗汉果……在“天然药库”与“中药材之乡”美誉的广西,丰富的中草药与香料资源,也化作一幅生动的“广西中草药与香料地图”,跃然于市井一隅。
走进南宁市江南区五一路淡村壮药香料市场,仿佛踏入一座露天的“文化画廊”。记者 陈睿 摄
巧妙利用建筑,学生们将二十四节气一一绘上墙面。记者 卢丽婷 摄
巧妙利用建筑,学生们将二十四节气一一绘上墙面。记者 卢丽婷 摄
“我们学校依托校企联动模式,深化产教融合,不断探索高校专业资源与民生服务场景深度融合的新路径,为民生发展、社区建设赋能。”南宁职业技术大学智慧城市学院教师黄燕表示,此次墙绘服务师生协作共绘制墙绘约2000平方米。每一幅图都是根据建筑、环境、文化等进行精心设计。学生们在服务中将课堂知识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实际行动,实现专业技能与职业素养双提升,在方寸墙壁间绘出了校企共赢的新篇章。
老师与学生讨论墙绘效果,以便改进。记者 卢丽婷 摄
进入市场,一幅幅精心勾勒的墙绘吸引不少市民驻足欣赏。壁画之上,广西的肉桂、八角栩栩如生,让人忍不住拍照打卡,与亲朋好友分享这一抹美丽风景。“这幅‘广西中草药与香料地图’很有创意。”市民陈女士笑称。江南区福建园街道淡村党总支副书记刘乃瑞深切感受到环境变化带来的活力:“这些墙绘绘制过程中融入了广西中医药文化及民族文化特色,增强了街区的内在影响力。不仅美化了市场,更让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中活了起来。”他透露,村委计划将墙绘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相结合,进一步提升街区文化氛围。
广西有着丰富的中草药与香料资源,学生将其绘制成广西中草药香料分布图。记者 卢丽婷 摄
对参与创作的学生而言,这些墙壁见证了他们从理论到实践的突破。两个多月里,他们不辞辛苦,从收集素材到深入研究中医药文化、广西民族特色文化,一笔一笔将民族之美丽、香料之浓郁、文化之悠久融入墙绘之上。“从电脑屏幕到几米高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建筑装饰工程专业大二学生方嘉燕回忆起两个多月的创作历程,有辛苦有自豪。“当我们看到作品完成的瞬间,所有的汗水都值得。”
学生分工协作绘制墙绘。南宁职业技术大学供图
传统文化走出了书本,走进了街巷;青春的创意也在实践中开花结果。如今,淡村壮药香料市场的墙绘不仅成为城市一方新景,更让学生们的课堂知识变成了实实在在的成果。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