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农户的苦瓜摘下来,得连夜往市里送,稍慢一点就不新鲜了。现在有了冷链和本地销售专区,既省事又省心!”10月10日,在广西金桥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的本地菜专区,商户卢传良感慨地说。
这得益于南宁市兴宁区广西金桥国际农产品批发市场发挥的作用。该市场是西南地区重要的农产品集散中心之一,承担南宁市60%以上的蔬菜供应,年交易额超115亿元。
9月24日,由商务部主办,作为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首发配套活动的杭州“交流互促携手扩消”县域商业创新发展交流活动传来喜讯:南宁市兴宁区入选2025年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案例集,成为广西7个入选的县(区)之一。
数据显示:2024年兴宁区网络零售额达36.45亿元,同比增长9.7%,其中农产品网络零售额同比增长20.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其中乡村消费增速达3.8%,显著高于城镇消费水平。
兴宁区创新打造的农村寄递物流、冷链物流、电子商务和物流支撑“四大体系”,推动城乡商业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
物流织网 商贸枢纽便民购 统仓共配通城乡
“夏天我们引入宁夏、山东等地的蔬菜,冬天主推五塘苦瓜、周边村屯的应季菜,让市民的菜篮子四季丰富,也让农户的土货卖上好价钱。”金桥市场运营方广西五洲金桥农产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马运然说,公司电商团队还建立了乡村振兴产品销售专区,实现年销售额超2000万元;专门开辟的本地菜销售专区,日均销量达500吨。
据介绍,金桥市场经过10多年的打造,已建成总面积达550亩的大型综合性农产品集散地。为破解农产品“保鲜难、出山难”,五洲公司不仅构建面向南宁及周边城市的生鲜配送中心,实现农产品“大进精出”,还在市场内打造近1万平方米电商云仓与直播分仓中心,让传统商户搭上“数字快车”,外地直播团队在异地开播,货品从南宁直发,当天就能发出。
针对农村物流“最后一公里”难题,兴宁区创新构建“统仓共配+三级网络+智能配送”现代物流体系,实现物流服务提质增效。以广西领拓物流有限公司为基础,建设自动化统仓共配中心,整合多家快递资源,现已实现乡镇快递覆盖率100%;依托京东亚洲一号智能仓储中心,日处理订单量可达80万单,物流时效提升40%,全面实现广西县区乡镇100%覆盖及90%以上订单当日达或次日达。
目前,兴宁区在城区范围内建成34个村级服务站,构建起完善的三级物流网络,成为广西首个试点无人智能快递车的县区。智能配送设备的投入进一步延伸了农村物流服务触角,让农村居民享受到与城市同等便捷的物流服务。
冷链筑墙 锁住鲜味畅产销 完善体系保供应
自2023年起,兴宁区进一步完善流通保供体系,聚焦粮、油、肉、蛋、奶、果蔬等生活必需品,降低群众生活必需品“平时”流通成本,完善流通保供体系,保障生活必需品供应。
围绕农产品保鲜与供应链优化,兴宁区以“智慧冷链+全链保鲜”为核心,构建覆盖城乡的冷链物流网络。将原苏宁物流大件仓库改造为现代化冷链物流库,建成农产品冷藏保鲜设施31座,总库容约30万立方米,为农产品储存提供充足空间。
9月30日,在南宁岚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零下20摄氏度的冷库内,寒气裹着淡淡的奶香扑面而来。记者每走一步,鞋子及灰尘都被低温轻轻“吸附”在地面上。
在南宁岚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冷库内,工作人员运输货品准备发往商家。
冷库外的分拣区,5号纸托100套、5号砂锅28只、茉莉香米25公斤……南宁岚仓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晓欧与工作人员一起,将目光聚焦在手中的拣货单。核对完毕的货品被搬运到等候在仓库外的运输车上,立即发往江南万达的一家饭店。
徐晓欧身后,5200平方米的冷库分区清晰,冷藏区的蔬菜鲜脆欲滴,冷冻区的冻肉码放整齐,“有4000至5000吨货品在此‘安营扎寨’,每日大概安排50至100吨的出库量。”
商贸为核 城乡消费活跃 电商带货火热
今年国庆期间,在南宁首创奥特莱斯,这座意大利风情的购物小镇为居民带来高品质消费体验。“白天逛咖啡精酿市集,在咖啡车前打卡拍照,晚上吹晚风听音乐,这一天松弛感拉满了”。
10月3日,家住三塘附近的居民李先生带着父母前来,感受这个意大利建筑风情的度假式购物小镇。南宁市首创奥特莱斯常务副总余燚告诉记者,这里以名品折扣、文旅体验为特色,是集特色建筑、民俗文化、亲子体验与休闲购物于一体的文商旅综合体。不仅服务三塘周边居民,还辐射南宁市区,节假日期间还有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购物,推动消费升级。
而在“老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国庆期间日均人流量达13万人次左右。“巷子里的老友粉店,每天都排起长队,营业额是平时的好几倍。”南宁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唐菲介绍。从老街区焕新到新商圈崛起,兴宁区正以多元商贸场景,持续释放城乡消费潜力。
国庆期间的三街两巷里,新会书院的粤剧表演吸引游客驻足。
电商贸易同样为城乡消费注入活力。
“这是我们兴宁的五塘苦瓜,脆嫩多汁,现在下单包邮到家!”在金桥市场的直播分仓中心,主播正对着镜头推介本地农产品,屏幕上订单不断跳动。
为激活数字消费潜力,兴宁区积极探索“电商+直播+物流”融合发展模式,培育电商发展新动能,已培育出壮牛、粮大头等区域特色品牌,上线推广特色农产品220余种。
纵观兴宁区县域商业服务版图:乡镇和行政村寄递物流服务站覆盖率均达100%;拥有京东亚洲一号、苏宁物流、申通等龙头项目,日均处理超4万件快递;乡镇年快递投递量达7258万件;京东物流实现广西所有县区乡镇100%覆盖,90%以上订单实现“当日达、次日达”……
这份“领跑”经验,正为全国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兴宁样板”。
兴宁区商务局负责人彭惠萍表示,目前正持续强化县域商业支撑,新增5座地头冷库扩大冷链覆盖,推动京东增设村级自营服务站提升物流时效,培育更多电商网红品牌,加快五塘镇乡村振兴产业示范区建设。
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记者:潘 登 陈思羽 马阳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