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南宁市广大党员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乘势而上 奋力拼搏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南宁市广大党员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向改革要动力,以创新谋发展。

连日来,南宁市广大党员群众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家纷纷表示,新蓝图鼓舞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要不折不扣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围绕“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乘势而上、团结一心、奋力拼搏,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更加优异的答卷。

以改革创新破局开路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展望“十五五”,推动高质量发展还存在卡点瓶颈,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硬骨头要啃、不少难题要解。何以破局开路?唯有改革创新。

“全会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中共南宁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市委副秘书长(兼)梁智忠表示,市委政研室(改革办)将抓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工作,围绕国家赋予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新定位新使命,聚焦落实自治区党委对南宁市提出的“五个走在前作表率”要求,科学合理制定我市“十五五”规划建议。找准弄清制约我市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问题,谋划一批具有牵引力、集成度、创新性的改革举措,有效激发全市发展动力活力。同时,不断提升抓改革落实的能力,在加强改革系统谋划、统筹协调、督导推进上下更大功夫,改进督察评估问效,强化典型宣传推广,以钉钉子精神狠抓改革任务落地。

市政务服务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忠传表示,市政务服务局坚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为抓手,打破事项办理壁垒,让企业相关事项从“多窗跑”变为“一窗办”;以“人工智能+政务服务”为引擎,打造智能问答、预审服务,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创新“拿地即开工”“免审即得”等多项改革,将繁琐的审批流程向简单便捷转变,让企业切实感受到改革带来的便利。下一步,将持续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强政务服务渠道建设、深化政务服务模式创新、强化政务服务数字赋能、推动政务服务扩面增效、夯实政务服务工作基础,推动线上线下政务服务能力整体提升,不断提高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为助力首府“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走深走实。

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军表示,市科技局将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围绕新能源、电子信息、先进装备制造、铝深加工等重点产业领域精准发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前瞻布局具身智能、合成生物等前沿领域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发挥产学研协同创新企业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创新要素向科技型企业集聚,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促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加快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南宁篇章注入科技动能。

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周旺表示:“坚决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关于‘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把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的历史过程’,紧扣‘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将以全会精神为指引,深化‘产教融合、城校共生’,重点培育‘绿城工匠’,为广西乃至东盟区域产业升级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青秀区科技局党组书记杨伊莉表示,“十五五”时期是青秀区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关键阶段,科学谋划青秀区“十五五”期间新质生产力规划布局意义重大,对助力南宁建设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国际化大都市具有重大意义。青秀区将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全力抢占人工智能新赛道,加快推动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重点围绕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场景高地和低空经济产业发展集聚区目标,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构建有青秀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梁雁表示,作为南宁市的创新高地,南宁·中关村将聚焦“北上广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发展路径,以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为核心的南宁高新区片区作为AI协同发展区,充分发挥中关村人工智能领域企业技术优势,积极承接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资源,做好中关村企业走向东盟中转的承载地;与自治区科技厅共建人工智能国际孵化器,打造面向东盟人工智能技术孵化与应用的一站式出海服务平台,推动京桂两地人工智能产业实现协同发展。

为高质量发展蓄力赋能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激励我市创新企业不断探索新路径、开掘新动能、拓展新空间、增创新优势,积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势能,把宏伟蓝图变为美好现实。

南宁初芯集成电路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谢沛杉表示,作为南宁半导体产业“链主”企业,公司以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为核心锚点,自主研发的大尺寸LCD显示驱动芯片成功量产,实现关键领域国产替代,同时与本地封装厂和模组厂上下联动,共同完善广西半导体产业链条。下一步,公司将不断加强研发投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为南宁经济增长与产业升级注入硬核动能。

“‘十四五’期间,我们在产能建设、技术突破与产业协同上稳步前行,实现企业成长与区域发展同频共振。今年上半年,半导体产值、营收同比增长超15%。”南宁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公共关系部主管李长龙表示,将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科技为引擎,依托南宁区位优势,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围绕东盟市场需求和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加大研发投入,形成区域协同创新生态,推动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为南宁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我们将牢牢锁定游戏出海这条核心业务发展路线,着力搭建中国—东盟游戏出海桥梁。”广西华竞人工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覃健表示,作为南A中心入驻企业,企业将把“AI+游戏”作为企业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实践方向,努力推动国际化研发合作项目落地南宁。“我们不仅要实现企业自身的稳健发展,更期待通过实实在在的产业实践,为南宁人工智能产业集群建设注入新动能。”覃健说。

广西国伟黑猪王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王胜杰表示,作为农业科技企业,在从AI智慧养殖到全链产业进行布局的同时,还要更注重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在黑猪养殖产业上进行更多的科学技术创新。“目前,我们公司已在18个省份带动2000名农户投产养殖黑猪,实现创业就业,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尽一份力。”王胜杰说。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792 记者:阮晓莹 韦峭 冯梓剑 余秋兰 廖欣 林宇翔 赵越 陆稳恒 通讯员:尹颖 梁凤娟 杨敏卓 陈虹羽 黄运泰 方永针 李嘉玮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农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