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深耕数字经济 发展新质生产力
——南宁市为人工智能企业提供良好创新环境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健全数据要素基础制度,建设开放共享安全的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深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
当前,南宁市正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产业,初步形成覆盖算力、算法、应用场景等全产业链生态。
近日,广西桂科院及刻大数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桂科院及刻大数据公司)办公区里一派繁忙,研发团队热烈讨论算法优化,处处涌动着创新活力。这家今年10月入驻南A中心孵化基地的科技企业正以扎实的技术实力和清晰的战略布局,在南宁数字经济发展的浪潮中稳步前行。
锻造数据引擎 注入发展新动能
如今,豆包、DeepSeek等AI工具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中的好帮手。让AI工具变得越来越“聪明”背后所需的海量数据,不少就来自桂科院及刻大数据公司。
近日,记者走进桂科院及刻大数据公司,看到电子屏幕上实时跳动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数据流。该公司董事长魏立恭介绍,企业在海量时空数据关键技术研发与数字化建模领域已形成核心竞争力,重点布局关键金属、化工、农业等实体产业数据、文旅数据、城市时空数据及AI模型训练等方向,为行业数字化转型提供支持。
如何让海量数据合规转化为产业发展“动力源”?企业构建了“技术采集—合规治理—保密研发—挂牌交易”的全链条体系,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高质量数据集。
桂科院及刻大数据公司与广西统一登记结算平台签约合作,打造企惠云综合服务平台,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管理、合作撮合、数据清洗管理、投融资咨询、交易资金结算等一站式服务,让实体产业在数据助力下加速融通发展。
强化人才支撑 激活创新原动力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桂科院及刻大数据公司深刻认识到,人才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关键,也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支撑。
该公司在贵州大学组建的1300人技术团队中,研究生以上学历占比超过50%,其中包括数十名博士学位研究生。未来,该公司计划将技术团队扩展至万人规模,为技术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智力支持。
目前,该企业运营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桂科产业大数据专区”,通过借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先进经验,打造“贵阳交易+广西结算”的数据资产交易广西模式。
这意味着,数据产品可以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挂牌交易,而资金结算和配套服务则落地广西。截至今年8月,该数据交易专区交易规模已达1700万元。
“我们通过数据交易专区和AI训练平台,将数据转化为产业价值,为实体产业和AI产业提供支持,推动数据向生产力转化。”魏立恭介绍,公司与西安交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以及头部大模型企业建立校企合作、企企合作关系,以数据服务算法研究项目合作为切入点,共同推进校园数据融合创新实践基地建设。目前,相关业务营收超3600万元,带动产业链新质生产力提升。
把握时代机遇 服务发展新格局
作为南A中心孵化基地入驻企业,桂科院及刻大数据公司感受到了南宁对人工智能企业给予的政策支持与服务温度。“场地免租、资金扶持、人才激励等惠企政策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该公司财务主管黄英超表示,这一系列支持政策有效降低了公司运营成本,助力公司加快技术研发进程。
公司财务总监杨晓刚说,南宁既是广西首府,又是中国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城市,在整合政务、产业及文旅数据资源方面独具优势。同时,南宁正在推进的数字经济建设,为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提供了丰富场景。
基于南宁良好的产业发展环境,桂科院及刻大数据公司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在开拓东盟市场方面已做好充分准备。杨晓刚透露,企业计划与东盟国家的科技企业、文旅机构和消费品牌开展试点合作,待模式成熟后,再推进规模化拓展,“我们将与国内合作伙伴共同开拓东盟市场,努力发展成西南地区领先、辐射东盟的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服务提供商。”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记者:廖欣
编辑:陈艳华
责任编辑:唐秋艳
值班编审:李斯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