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南宁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南宁市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高质量发展第一批政策措施》。这是南宁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抢抓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合作机遇的重要举措,旨在通过全方位支持政策,提速建设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以下简称南A中心),推动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发展,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创新合作枢纽。
新闻发布会现场。记者 杜佳徽 摄
《政策措施》围绕促进产业集聚、数据开放、模型开发、深化与东盟合作、算力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人才引进、财税金融支持等方面,提出22条具体支持政策,为南A中心建设提供最优政策支持和最好服务保障,加快推动南宁市建成面向东盟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政策措施》明确,将积极争取国内外优质人工智能企业及创新团队落户南宁,对于入驻南A中心的企业和人才团队提供不少于2年、人均最高15平方米,累计最高500平方米的零租金“拎包入住”办公场地,以及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补助,并提供最长2年的免租人才公寓和展示推广支持。其中,对来自东盟国家入驻南A中心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团队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关政策最高2倍支持。
《政策措施》提出,设立南宁市人工智能科技专项以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到南A中心设立研发中心并开展模型开发本地化前沿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给予立项项目最高500万元支持。支持“人工智能+”文旅、制造、医疗等领域模型场景应用落地,每年评定一批“人工智能+”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按建设规模给予单个最高100万元奖励。
同时,每年分别发放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5000万元“语料券”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开展模型训练,按照实际使用南A中心算力结算金额和非关联方语料交易金额的30%予以最高200万元奖励。
《政策措施》明确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落实税收减免,对符合中国—东盟产业合作区等现行相关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给予“五免五减半”企业所得税地方分享部分的政策支持。设立总规模50亿元人工智能产业基金并争取集聚形成资本供给效应,重点支持初创期、成长型人工智能企业和项目。财政资金给予企业2个百分点的贷款贴息,单个企业可享受最长3年、最高500万元的财政贴息支持。第一批政策措施出台后,南宁市将积极发挥政策优势,推进南A中心招商。
据介绍,经过近期努力,南宁成功签约了中国—东盟(广西)智算中心、深圳天微电子等一批重点项目,近期有望可推动签约项目有50多个,在谈的有较强合作意向项目有70多个,项目涵盖算力基础设施、芯片与硬件研发及制造、大模型与数据治理等领域。
4月3日,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展示中心项目正式开工,标志着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建设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下一步,南宁市将高标准建设南A中心,积极吸引国内外人工智能企业到南宁来,共同开拓AI应用场景,赋能千行百业;同时,推动中国AI与东盟国家融合发展,为东盟国家提供人工智能应用的解决方案,打造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新高地。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快南宁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的建设,推动中国—东盟信息港升级发展,打造连通东盟网络的国际通信枢纽。在产业合作方面,推动一批东盟国家在南A中心挂牌,设立联络处,南A中心将在东盟国家及粤港澳等地区设立多个分中心,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平台。
为确保政策兑现“精准有效”,南宁市将采取一系列措施,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其中,南宁市打造“智能化、一站式”政策兑现平台,方便企业使用和申报,力争做到“免申即办、政策找企”,提供引进、落户、运营全过程、全周期的优质服务。
据悉,这次公布的《第一批政策措施》适用于2025年3月1日起入驻南A中心的人工智能企业,有效期至2027年12月31日。后续南宁市还将根据产业发展实际需要滚动制定系列的支持政策。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