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带你认识疫苗

4月25日是第39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打疫苗防疾病保健康”,旨在号召全社会共同行动,以疫苗为“盾”,守护儿童健康成长,筑牢全民免疫防线。什么是疫苗?为什么要接种疫苗?接种疫苗有什么好处?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南宁市妇幼保健院·友爱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护师王立婷。

疫苗可让宝宝获得“保护力”

什么是疫苗?疫苗是将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通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基因重组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疾病的生物制剂。接种疫苗是目前最具有性价比预防疾病的手段。

家长带宝宝前来接种疫苗。

王立婷介绍,宝宝获得“保护力”的主要途径有三种。一是出生时,婴儿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获得,但“保护力”时间短,一般6~8个月消退。二是宝宝患传染病后,机体产生针对该病的特异性抗体,并存有持久“保护力”,但此种方式不可取。三是接种疫苗后,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使宝宝获得疫苗所针对传染病的免疫力,从而使孩子不会患上相应的传染病。事实证明:接种疫苗是宝宝获取“保护力”安全、便捷、有效的方式之一。

接种疫苗好处多多。得益于接种疫苗,全球消灭了天花;阻断了本土脊髓灰质炎病毒的传播,消灭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使成千上万孩子避免了肢体残疾;儿童乙肝病毒携带率降至最低水平;麻疹、流行性脑脊髓膜炎、乙型脑炎等发病率逐年下降。

免疫规划疫苗可免费接种

采访中,一名刚满2个月的宝宝在妈妈和奶奶的陪伴下,接种了免疫规划疫苗中的百白破三联疫苗。该疫苗属于一类(免费)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婴幼儿接种百白破疫苗后,可维持免疫力5年以上。

宝宝可以接种的疫苗有很多,王立婷介绍,按国家政策分类,疫苗分免疫规划疫苗和非免疫规划疫苗两大类。免疫规划疫苗是指政府依法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受种的疫苗,广西目前提供的有15种(共22剂次),如乙肝疫苗、百白破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等。

疫苗接种点置物架上的疫苗产品。记者 宋延康 摄

非免疫规划疫苗是指由公民自费并且自愿受种的其他疫苗。如13价肺炎疫苗、五联疫苗、Hib疫苗、水痘疫苗、轮状病毒疫苗、EV71疫苗等。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我国有些非免疫规划疫苗也在逐渐转化为免疫规划疫苗。

此外,疫苗按成分分类可分为单苗和联合疫苗,单苗打一针只预防一种疾病,联合疫苗打一针可以预防多种疾病。

■温馨提醒

及时接种疫苗增强抵抗力

接种疫苗是对抗传染病最简便、经济、有效的手段,能够增强人体对传染病的抵抗能力,还能建立免疫屏障,从而有效地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流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疫苗管理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卫生部门与儿童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保证儿童及时接种疫苗。

免疫规划疫苗,主要目的是预防严重的传染病。非免疫规划疫苗是免疫规划疫苗的重要补充,能够为宝宝提供更全面的疾病防护。如果宝宝有下列情况,家长请暂缓带其去接种。

急性病期间,如感冒发热,体温37.0℃,或有淋巴结肿大、肺炎、气管炎等;慢性病活动期;各种皮炎、化脓性皮肤病、严重湿疹;身体不适、腹泻、剧烈呕吐等。如果宝宝每天大便次数超过4次,须待恢复两周后,才可服用脊灰、轮状病毒疫苗。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75 记者:叶祯 通讯员:姚瑞兰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