邕江洪峰夜:南宁防洪人昼夜鏖战护邕江安澜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10月4日凌晨3时30分,郁江南宁水文站的水位计定格在76.35米——这个超警戒水位3.35米的数字。面对这场严峻汛情考验,南宁市邕江防洪排涝工程管理中心全体干部职工,从指挥调度到一线处置,用坚守与担当为南宁这座城市筑起了最暖的“防洪堤”。

洪峰过境的民生广场“”字碑。

靠前指挥,拧紧防汛“责任链”

南宁市邕江防洪排涝工程管理中心领导班子率先垂范、下沉一线,构建起“领导带班+科室联动+管理所执行”的高效作战体系。

中心副主任雷明虎连夜带队奔赴心圩江、凤凰江管理所,现场察看心圩江泵站压力箱涵盖板渗水、沙江泵站地面冒水等隐患。在心圩江泵站旁,雷明虎一边查看压力箱涵盖板渗水情况,一边对身边的工作人员沙哑叮嘱。为了处理2#机组跳停故障,他连夜协调专家赶来,直到机器重新运转,天边已泛起微光。

副主任王宗荣深入八尺江、蒲庙管理所,在梁村穿堤管拍门渗水点现场指挥沙袋封堵作业,随后又前往五一泵站督导前池水位管控工作。反复叮嘱值班人员“每小时上报水位数据,严防江水倒灌”,以“现场办公”模式确保防汛指令直达基层末梢。

10月3日晚,南宁市邕江防洪排涝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雷明虎到沙江泵站现场勘查泵站渗水问题,听取专家意见。

10月3日晚,南宁市邕江防洪排涝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王宗荣前往新城区穿堤管背水面积水点勘察。

精准调度,织密防洪“防护网”

调度室里,灯光彻夜未熄。总调组以数据为核心支撑,24小时紧盯水位变化与设备运行工况。

总调周斌和副总调梁建华盯着屏幕上跳动的水位数据,双眼布满红血丝——外江(郁江南宁水文站最高水位76.35米)76.35米、内江(竹排冲最高水位68.22米)68.22米,每一个数字变化都牵动着决策。

“灵活调整泵站运行!”随着指令下达,当日19座泵站同步运转,81台机组累计轰鸣79.74小时,112.582万立方米涝水被抽排出去,化作守护城市的力量。同时及时下达指令至大坑管理所,核查石巷口泵站改造工程值守情况,确保防洪设施监管无死角、无盲区。自动化科快速响应防汛需求,迅速修复心圩管理所电脑故障,精准校准亭子冲泵站水文数据,并对竹排冲管理所辖区内自动化设备开展全面巡检,全力保障数据传输畅通与设备运转稳定,为科学调度提供坚实技术支撑。

一线攻坚,筑牢安全“防火墙”

一线的身影让人动容。中心各科室与管理所职工化身“防洪卫士”,直面险情、冲锋在前,以全员坚守确保洪峰平稳过境。

工程科紧急调配900个应急沙袋,第一时间送达6个管理所,驻点专家现场研判隐患,出具5份针对性处置意见书;防汛科迅速调度电气抢修队伍,先后奔赴心圩江泵站排查2#机组跳闸问题,前往那樽河泵站检修3#机组软启动器杂音故障,同时对上尧码头、五通庙等交通闸开展巡查,确保闸门关闭状态完好,保障设备“零故障”运行。

竹排冲管理所值班人员加密汛水点巡查频次,发现应急泵站压力箱涵侧墙漏水后,立即对6号、8号机组挂牌停机,坚决防范安全事故发生;八尺江管理所组织人员在五一泵站门岗冒水处增堆150个防洪沙袋,及时劝离防洪闸旁垂钓群众,同步对辖区内6座泵站、9座防洪闸开展巡查,实时跟踪42中堤脚冒水点变化情况;凤凰江管理所加强沙江泵站伸缩缝渗水监测,每2小时记录一次数据,严防险情扩大,以“钉钉子精神”守住每一个风险点位。

10月3日晚,那平江泵站做好防洪应急准备工作。

10月3日晚,竹排冲管理所值班人员对泵站配电柜进行巡查。

10月3日,蒲庙管理所值班人员对管辖的新城区穿堤管背水面渗漏点搬运沙袋进行堵漏和引流抽排。

10月3日晚,大坑管理所值班人员抢修应急抽水泵。

10月3日晚,那平江泵站工作人员开展夜间巡查工作,确保堤防和防洪设施能够正常运行。

当清晨的阳光洒在平静的邕江上,这群防洪人终于能靠在椅子上打个盹,他们以昼夜不歇的坚守、直面险情的担当,为邕江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安全防线”。让南宁的大街小巷依旧热闹,让千家万户的灯火依旧温暖。这夜的邕江记得,这座城市记得,这群“最美守夜人”让全市人民得以在国庆中秋假期里,安心享受团圆与祥和。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5148 记者:赵金玲 通讯员:蒋蓉 卢明发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黄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