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强化水生态监管 持续擦亮生态金字招牌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黄哲标 卢明发)2024年,南宁市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强化水生态环境实现绿色转型,强化水生态系统监管治理,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强化流域生态修复,全市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持续实现“二类水入境,二类水出境”,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生态红利持续提升。

近年来,南宁市水环境持续改善。

强化水生态系统监管治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南宁市继续以“保好水、治差水、护饮水”为主线加强水生态系统监管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化河湖长制监管,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率先在广西开展《南宁市河湖长制条例(草案)》立法工作;按《南宁市水网建设规划》,加快邕北灌区、屏山水库及灌区、伶俐水库及灌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城乡集中供水规模化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加强水资源水生态保护监管。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刚性约束,推进水源保护“划、立、治”,持续优化及划定三津水厂、马山县、隆安县县城水源保护区,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邕江老口及宾阳、武鸣全域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持续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4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5.7%。组织编写《南宁市地下水安全评估报告》,加强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管和乡镇村屯重要水源点保护,保障水生态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安全发展。全面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效能。按照系统流域治理要求,坚持外控、绕排、内守、强排,堤库结合、泄蓄兼施、以泄为主、抽排顺畅,进一步完善南宁市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系统提升城市洪涝灾害应对能力和水生态保护水平,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开展62条河流健康评价报告编制工作,滚动编制“一河(湖)一策”方案。各级河湖长积极履行职责,采取“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的履职模式,进一步提高河湖管理的效率,增强对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南宁市水利局河长制工作科科长李洁表示,截至7月底,全市各级河湖长已累计巡河巡湖约69401人次,按自治区第8号总河长令,持续推进河湖“四乱”问题的排查整治,已整治完成9个,13个正在积极整治中,组织开展了1606个河湖遥感图斑核查,推进灵水湖等10处幸福河湖创建,提升河湖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 减少水土流失

2024年,南宁市持续深化水土保持管理改革,建立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分类分区开展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措施,推进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强化岩溶区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市水利、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实施植树造林、封禁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全面推进年度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今年全市总投资达3102.28万元,持续实施6个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4个自然修复项目,覆盖治理面积149.49平方公里,其中5个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正在建设中,上林县自然修复项目已完工,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17平方公里。

强化流域生态修复 优化水生态环境

南宁市持续推进重要江河湖库系统治理。巩固邕江、那考河、南湖、心圩江等河湖系统治理成果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稳步推进相关内河治理,扎实推进武鸣河、清水河、八尺江等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汛期入河排污口监管“雨燕”行动,对重点关注排口、泵站、闸坝及其他溢流风险点重点管控,共完成131个排口整治。不断增强污水处理能力,东部产业新城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4000吨/天;加速推进马巢河、沙井等城市水质净化厂项目,市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82.36%。

积极推动大王滩水库水生态修复工作,以实现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连续多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南宁市大王滩水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至今,已在大王滩水库投入专项资金修复净水渔业,投放鳙鱼、鲢鱼等滤食性鱼类苗种162万尾,有效补充了渔业资源,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通过食物链减少水中的富营养成分,进一步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2024年,南宁市持续推进相关科研项目,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全市水生态修复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南宁市将继续完善美丽南宁建设机制,持续优化河湖水污染治理体系,全面强化水资源与水生态的保护监管,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擦亮“中国绿城”金字招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美丽南宁和生态文明强市。

阅读量:594 作者:罗宁 黄哲标 卢明发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值班编审:汤洁葵
南宁市强化水生态监管 持续擦亮生态金字招牌
2024-08-09 18:02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
作者:罗宁 黄哲标 卢明发 编辑:韦玮 责任编辑:罗宁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南宁新闻网讯(记者 罗宁 通讯员 黄哲标 卢明发)2024年,南宁市坚持绿色发展持续强化水生态环境实现绿色转型,强化水生态系统监管治理,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强化流域生态修复,全市主要流域地表水水质优良比例达100%,持续实现“二类水入境,二类水出境”,市、县两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达标率保持100%,生态红利持续提升。

近年来,南宁市水环境持续改善。

强化水生态系统监管治理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南宁市继续以“保好水、治差水、护饮水”为主线加强水生态系统监管治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深化河湖长制监管,持续打好碧水保卫战,维护河湖健康生命。率先在广西开展《南宁市河湖长制条例(草案)》立法工作;按《南宁市水网建设规划》,加快邕北灌区、屏山水库及灌区、伶俐水库及灌区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稳步推进环北部湾广西水资源配置工程、城乡集中供水规模化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全面加强水资源水生态保护监管。强化水资源开发利用等刚性约束,推进水源保护“划、立、治”,持续优化及划定三津水厂、马山县、隆安县县城水源保护区,投入2000余万元开展邕江老口及宾阳、武鸣全域水源保护区规范化建设。

持续加强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加快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完成40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全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25.7%。组织编写《南宁市地下水安全评估报告》,加强市县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监管和乡镇村屯重要水源点保护,保障水生态安全,促进城乡统筹安全发展。全面提高水资源集约利用效能。按照系统流域治理要求,坚持外控、绕排、内守、强排,堤库结合、泄蓄兼施、以泄为主、抽排顺畅,进一步完善南宁市城市防洪排涝工程体系,系统提升城市洪涝灾害应对能力和水生态保护水平,增强城市安全韧性。开展62条河流健康评价报告编制工作,滚动编制“一河(湖)一策”方案。各级河湖长积极履行职责,采取“河湖长+检察长”“河湖长+警长”的履职模式,进一步提高河湖管理的效率,增强对河湖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南宁市水利局河长制工作科科长李洁表示,截至7月底,全市各级河湖长已累计巡河巡湖约69401人次,按自治区第8号总河长令,持续推进河湖“四乱”问题的排查整治,已整治完成9个,13个正在积极整治中,组织开展了1606个河湖遥感图斑核查,推进灵水湖等10处幸福河湖创建,提升河湖的生态环境质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加强全链条全过程监管 减少水土流失

2024年,南宁市持续深化水土保持管理改革,建立水土保持空间管控制度,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按照分类分区开展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和治理措施,推进水土保持信用评价,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全链条全过程监管。加快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强化岩溶区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大力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

市水利、发展改革、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部门,共同实施植树造林、封禁治理等水土保持措施,全面推进年度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今年全市总投资达3102.28万元,持续实施6个水土保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和4个自然修复项目,覆盖治理面积149.49平方公里,其中5个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正在建设中,上林县自然修复项目已完工,已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7.17平方公里。

强化流域生态修复 优化水生态环境

南宁市持续推进重要江河湖库系统治理。巩固邕江、那考河、南湖、心圩江等河湖系统治理成果和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成效,稳步推进相关内河治理,扎实推进武鸣河、清水河、八尺江等全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工作,实施汛期入河排污口监管“雨燕”行动,对重点关注排口、泵站、闸坝及其他溢流风险点重点管控,共完成131个排口整治。不断增强污水处理能力,东部产业新城新增污水处理能力达4000吨/天;加速推进马巢河、沙井等城市水质净化厂项目,市区生活污水收集率达82.36%。

积极推动大王滩水库水生态修复工作,以实现生态与社会效益的双提升。连续多年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南宁市大王滩水库管理处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至今,已在大王滩水库投入专项资金修复净水渔业,投放鳙鱼、鲢鱼等滤食性鱼类苗种162万尾,有效补充了渔业资源,保护水域生物多样性,通过食物链减少水中的富营养成分,进一步改善水质,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2024年,南宁市持续推进相关科研项目,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经验,不断完善全市水生态修复治理机制,不断提升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下一步,南宁市将继续完善美丽南宁建设机制,持续优化河湖水污染治理体系,全面强化水资源与水生态的保护监管,健全绿色低碳发展机制,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持续擦亮“中国绿城”金字招牌,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建设美丽南宁和生态文明强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