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扎实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

养老服务连着千家万户,是全社会关注的民生大事。家门口的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优质的专业养老机构……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在完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动专业化养老机构建设、加强养老服务体系要素保障等方面持续发力,养老服务从“有保障”到“高质量”,老年人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得到显著提升。

优化养老服务内容 社区居家养老更安心

艾灸、足疗、电磁理疗……每天只要有空闲时间,家住附近的何阿姨都会来到明秀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一边享受理疗服务,一边和老姐妹们闲话家常。“这两年家门口的养老服务越来越完善,在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可以享受艾灸保健、中医义诊等服务,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很方便。”何阿姨说。

明秀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里,居民在享受理疗服务。记者 吴潇 摄

“除了保健理疗项目、与中医医院合作的义诊服务外,明秀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还提供棋牌娱乐、居家上门养老服务等多样化服务,满足老年人的健康与社交需求。”广西陪陪我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小霞告诉记者,他们接下来还计划与社区联合设立日间照料场所,为老年人提供更广泛、更优质的社区养老服务。

通过将专业服务嵌入社区,明秀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让长者无需离开熟悉的环境,即可享受包含医疗、照护、生活支持等资源在内的专业养老服务,为老年人提供“家门口一站式”的养老解决方案。

发展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是南宁市持续强化社区养老依托作用的重要方式。南宁市通过扶持培育一批优质养老服务企业参与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持续推进嵌入式社区养老服务,推行“物业+养老”“家政+养老”“卫生服务中心+养老”等多种模式,增强社区优质养老服务企业及机构专业照护、日间照料、康复护理、上门服务等能力。

同时,在社区居家养老方面,南宁市持续完善养老服务形态,扩大养老服务供给。围绕居家失能老年人上门照护需求,累计投入1000多万元为城市五类老年人提供每年2400元—3840元的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目前已累计完成4.6万人次服务。

围绕失能老年人洗澡难题推进助浴服务,南宁采用流动车助浴、居家上门助浴等方式在全区率先开展1万人次失能老年人专业助浴服务工作试点。推进家庭适老环境改造,已累计完成1.2万户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家庭养老床位建设和适老化改造。

此外,南宁市大力发展老年助餐服务,在城市社区开设69个长者饭堂试点,截至6月底,已有6.7万名老年人在“长者饭堂”系统注册用餐,累计用餐360多万人次。

通过系列举措,南宁市持续深化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打通居家养老服务供给的“最后一公里”,让老年人居家养老更加安心。

提升养老服务品质 机构专业养老更舒心

走进广旅集团幸福旅程康养中心里,老年大学课程、集体生日会等活动热闹非凡,书画室、棋牌室、影音室、文化艺术厅等功能室为不同爱好的老人提供了专属兴趣空间,老人们的交谈声和开怀笑声不时从屋内传来。在康复大厅内,老人们做着针灸推拿,相隔不远的食堂每日推出养生药膳和地方特色美食,飘出阵阵饭香,在这里生活的老年人们“养老”变成“享老”,老年生活质量不断提高。

广旅集团幸福旅程康养中心里,老人们在用餐。记者 吴潇 摄

“在这里住得干净舒服,有专业的医护人员照顾起居,还有很多朋友能聊天,发展兴趣爱好,一起参加活动上台表演,特别有趣。”83岁的长者邱彩屏告诉记者。

“我们的定位是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有床位305张,通过专业的医疗护理、中医康复、膳食起居等方式给老人更好的养老体验。”广西旅发健康养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董芷逸表示,康养中心还安装了呼叫报警系统、生命体征监测系统、防跌倒雷达系统等智能化设备,全方位保障长者的舒适性和安全性。

记者了解到,在长者照护方面,广旅集团幸福旅程康养中心针对长者情况制定个性化照护方案,提供全方位的生活照料,搭配营养均衡膳食,帮助长者适应科学的生活规律。医疗管理方面,中心建立医生每日巡诊机制,及时了解长者各项身体情况,及时调整诊疗方案,定制个性化康复计划,通过针灸、理疗、推拿等方式增强长者各项身体机能。认知障碍照护方面,中心通过感统训练、思维能力训练、社交能力训练等方式开展“认知康复训练”,设置专业社工开展音乐欣赏、手工制作等活动,丰富长者精神生活。

广旅集团幸福旅程康养中心是南宁市优化发展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南宁市持续加大公办兜底性和普惠型服务供给,完善公办机构运营机制,在全区率先建立公益性养老床位轮候工作机制,确定第一批轮候单位14家。

同时,南宁市还建立经济困难失能老年人集中照护工作机制,确定经济困难失能老人集中照护机构60家。推动泰康之家桂园、华润悦年华医养社区、前海人寿幸福之家等一批优质养老机构发展,打造了一批旅居示范基地和精品康养路线。

构建综合养老体系 群众养老生活更顺心

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多层次、高品质健康养老需求,需要综合施策、久久为功。南宁市从推动建立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完善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方面持续发力,推动养老服务不断“升级”,养老体系持续优化。

广旅集团幸福旅程康养中心的智慧化展示中心。记者 吴潇 摄

南宁市构建基础设施体系,推动建立市、县(区)、乡镇(街道)、社区四级养老服务设施体系。打造市级示范,推动在中心城区“东南西北中”各布局一个集养老院、医院、老年人活动中心于一体的市级示范性养老机构。目前,南宁市城市养老服务中心已竣工,南宁市社会福利院提升改造工程(一期)预计2025年完成建设。

突出县级统筹,推进12个县(市、区)、开发区各建1所具备专业失能照护、统筹县域资源功能的县级示范性养老机构。推进街镇综合,全市25个街道建设了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供需对接等功能的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并在全市超过60%的乡镇建设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落实社区配套,目前已有214宗居住地块按新建住宅小区每户不少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并逐步做好建设移交。

广旅集团幸福旅程康养中心里,老人们在进行康复治疗。记者 吴潇 摄

同时,南宁市完善要素资源,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加大资金保障,统筹中央、自治区和市本级各级资金下达养老服务资金,全力保障养老服务发展。加强人才保障,支持10余家在邕高校开设养老服务相关专业,建设广西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每年对养老机构管理人员、护理员、老年人能力评估员等分类分批次进行轮训。落实信息化保障,依托“南宁数智民政”平台,推动“养老服务+监管+资源调度”,推进“人工智能+养老服务”,推动城乡养老服务向“精准化、智能化、普惠化”转型。

一个社会幸不幸福,很重要的是看老年人幸不幸福。在南宁,养老不仅仅是简单的生存保障,而是一种幸福、有尊严的生活方式。未来,南宁市将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把发展优质养老服务作为吸引更多人口在南宁宜居宜业的金色名片,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绘就一幅温馨美好的银龄生活画卷。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

阅读量:528 记者:吴潇 编辑:陈碧莹 责任编辑:农荟颖 值班编审:李斯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