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企业财务人员黄女士深陷骗局,就在准备转账数百万元的瞬间,她想起了警方的反诈提醒,立即终止转账,避免了财产损失,一起来看看黄女士都遭遇了什么。
当天上午,黄女士突然被拉进了一个三人“公司群聊”。群内两位“领导”的头像和微信名字,黄女士都很熟悉。进群没过多久,一位“领导”便让黄女士发一些公司文件,随后便开始询问公司的财务情况。

黄女士说:“刚开始先是咨询问题,接着就看了公司账户余额,询问现在账上有多少钱,之后就要求转296万到某一个公司的对公账号。接着,另外一个‘领导’就催促付款。我觉得有些不对劲,领导跟我平常说话语气不是这样的。”

除了语气不同,群里的“领导”还要求黄女士在群里发消息,不能私聊,而且要求黄女士及时撤回删除消息。对方这些不符合常规的做法,让黄女士突然想到了此前衡阳派出所民警来到他们企业开展反诈宣传时,专门讲过“冒充领导诈骗”的反诈知识,其中的防范要点就是“不要轻信网络聊天软件的指令,转账前要再三核实对方身份”。为谨慎起见,黄女士立即致电领导核实情况。一番询问下来,黄女士发现自己果然是遭遇骗局,当即终止转账,避免了损失。

市公安局衡阳派出所民警邹晓婷介绍道,这是典型的“冒充老板”诈骗财务的一种诈骗形式。它的一般步骤如下:第一步,诈骗分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司领导、同事等相关信息,伪装成公司领导,把财务拉入一个假的微信群。第二步,群里面已经事先安排好一些公司的假老板和股东,在群里面积极地聊天,获取财务的信任。第三步,等时机成熟,实施诈骗。骗子会在群里以“老板”的身份编造合同,以保证金、业务款等名目要求财务汇款。

此次经历也给黄女士上了一课,幸好自己接受过反诈宣传,积累了一定的反诈知识,及时敲响警钟,识破骗局,为公司保住了近300万元。
警方提醒:从事财务工作的人员,遇到和领导同名的好友申请、群聊邀请等情况,一定要仔细甄别,确认身份信息,谨慎添加。凡是领导以各种名义要求向陌生账户转账的,务必与领导当面核实。
(记者:农佳伟 梁译元 实习:田玉凡 通讯员:叶丽丹 吴凯 乔麟惠)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