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一流 生态优先 以廉促效 南宁市创新举措全力推进平陆运河“三大工程”建设

平陆运河马道枢纽施工现场(资料图片)。(黄维业 摄)

自平陆运河开工建设以来,南宁市创新举措全力推进平陆运河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三大工程”建设,为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平陆运河提供有力保障。截至2024年12月31日,平陆运河(南宁段)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4.91亿元,其中年度累计完成投资12.23亿元,完成自治区下达我市指标任务的115.38%,超额完成年度投资任务;3个安置点304栋安置房屋已全部建成并有序交付,部分群众已开始搬新家。

立足质量一流 打造优质工程

据介绍,南宁市创建“地方财政预算+专项债券”模式,通过统筹一般公共预算资金、申请自治区专项债的方式落实平陆运河集团注册资本金,为平陆运河项目建设做好资金保障工作。项目开工以来,我市累计出资21亿元,完成总出资任务30亿元的70%。

同时,建立健全安全检查制度,南宁市印发实施《横州市开展平陆运河项目建设(横州段)常态化安全生产检查方案》,与南宁海事局等部门建立常态化监管服务工作机制,十余次深入项目现场开展质量安全检查,指导承建单位提升项目安全管理水平,坚决守牢安全底线。

此外,南宁市科学谋划运河配套规划,与时俱进修订《南宁港总体规划》,优化岸线利用、完善港口布局,确保运河建成时,南宁港有效发挥区域综合物流枢纽作用;立项开展平陆运河“江侧”江海联运布局规划研究,明确南宁港江海联运作业区建设方案,匹配和协同“海侧”江海联运发展。

立足生态优先 打造绿色工程

南宁市坚持规划引领发展,联合自治区生态环境厅、自治区发展改革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平陆运河集团印发实施《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南宁段生态环境保护高质量发展及生态廊道建设规划》,为我市推进辖区内平陆运河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廊道建设提供指导。

同时,建立土石方综合利用联动协作机制,联合平陆运河集团、中交广州航道局等开展《平陆运河工程(南宁段)土石方平衡及综合利用研究》,落实工程利用、回填造地、山谷(沟)抬填造地等八大综合利用方向,保障土石方利用更高效、成本再降低;针对占用林地的弃土场,会同平陆运河集团编制《平陆运河(南宁段)土石方堆存场(弃土场)土地复垦总体方案》并获得批复,提出切实可行复垦为耕地的路径和具体措施。

此外,南宁市实行“双随机、一公开”生态保护监管,将平陆运河(南宁段)建设项目列入我市2024年“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名单,加强对项目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项目施工进行全过程监管。一方面要求项目环境监理单位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对施工中的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以及生态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另一方面向施工单位提出整改意见,督促其落实环保措施,有效避免了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立足以廉促效 打造廉洁工程

南宁市实行“纪委+部门”联合监督,市纪委监委机关成立服务平陆运河建设监督工作组,牵头主抓监督工作,制定《南宁市服务平陆运河建设监督工作指引》和建设重点任务监督分解表,推动监督工作抓实落细。联合横州市纪委监委开列出“五张清单”,即政策清单、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和廉洁风险点清单;建立“两项机制”,即驻点监督机制、信息报送机制,保障项目廉洁高效推进。

同时,推行“审计+整改”闭环管理,重点关注横州市新福镇征地拆迁和安置区建设、东部新城项目建设等情况,对项目招投标、资金使用、变更、材料采购、验收等关键环节开展监督。指导被审计单位通过加强专项债券资金管理、强化资金支出监督、做好国有资产管理等措施积极整改,确保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

此外,南宁市还创设“四优先”服务,开通平陆运河项目服务保障绿色通道,提供优先办理项目进场登记、优先安排开评标时间场地、优先发布招标公告、优先抽取评标专家服务;积极与招标代理机构沟通协调,相互配合,针对项目特点成立工作专班,及时跟进协调网上开标以及全流程电子评标等交易服务,有效缩短了平陆运河配套项目进场招投标环节的时长,促进交易服务提质增效。

阅读量:2475 作者:阮晓莹 付林 蒋颖秋 龙燕苗 杨琼 编辑:杨岚 实习生 杨丽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