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秀区大棚蔬果、沃柑、鸵鸟基地迎来丰收,采摘、分装、销售……一派忙碌的景象,一起来看!
“我们试种的水果黄瓜、五彩椒都已进入采收期,近期就已进入南宁市场。”位于南宁市青秀区刘圩镇的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内,负责人王珺正在指导工人采收果蔬。据了解,目前基地种植有多个优质品种的番茄、五彩椒、螺丝椒等,依托智慧农业管理系统进行精细化护理,采收期明显延长,土地利用效率稳步提升。
村民们在大棚采收蔬果。
晟发现代设施蔬菜生产基地产出的辣椒、西红柿、黄瓜等农产品在“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中展出。
在青秀区长塘镇,南宁市桂福春农民专业合作社种植的千余亩沃柑已经成熟。记者在合作社的包装分拣车间看到,柑橘洗果选果生产线正在自动分拣、包装刚刚采收的沃柑,几名工人驾驶叉车将打包装箱的沃柑送至车间门口的大货车上。据工作人员廖海倩介绍,近期基地每天雇佣数十名周边村民摘果、打包,每天可采摘沃柑1.5万公斤以上,主要销往浙江等地。
采收沃柑。
分拣沃柑。
包装新鲜沃柑。
南宁市桂福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沃柑在“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中展出。
走进青秀区南阳镇山大叔鸵鸟基地,工作人员正在给鸵鸟“加餐”,几十只鸵鸟竞相啃食青草,场面一度“失控”。石羊桥黄兴德告诉记者,鸵鸟不挑食,玉米、豆粕、麦麸都能做饲料;且鸵鸟浑身是宝,肉可食用、皮可用于制作皮具、鸵鸟蛋壳还能做工艺品,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基地每年可提供鸵鸟种苗9000只,带动不少周边群众参与养殖。
负责人在喂养鸵鸟。
鸵鸟养殖区。
南阳镇的鸵鸟蛋以及工艺品在“世界市长对话·南宁”活动中展出。
近年来,青秀区严格按照自治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生产+加工+科技+营销”全产业链建设要求,大力发展现代设施农业、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目前城区已累计建成各类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67个,其中自治区星级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