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讲理》节目
由南宁市司法局与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
联合制作播出
播出平台及时间
990新闻台:周二 19:00(首播)
1074交通台:周六19:00(重播)
本期关注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点击音频收听完整节目)
↓↓↓

近日,《哪吒之魔童闹海》以“逆天改命”的热血故事点燃银幕。哪吒“逆天改命““打破偏见““守护正义“的成长线,映射未成年人可能面临的困境(如误入歧途、校园欺凌),传递“犯错后仍有改过机会”“法律是守护者而非对立面”的理念。
打破标签
我命由我不由天
关
键
词
自我认知 拒绝偏见

律师提醒:法律保护每个人的尊严。《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校园欺凌,包括语言暴力。你不是别人口中的“定义”,你有权撕掉标签,活出自己的光芒。
为什么要有法律?就像哪吒需要乾坤圈,社会的规则保护我们不被“恶念”吞噬。未成年人有太多因冲动、好奇而触法的案例:网络暴力、校园欺凌、沉迷游戏……真正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知界限、懂敬畏。
案例分享
(案例一)这是在某市发生的一起严重校园欺凌案件。根据当地教育局2024年5月22日发布的情况通报,中学生赵某某(17岁)、蒙某某(16岁)等8人对同校同学张某(13岁)实施了殴打、水烫等恶劣欺凌行为,导致张某身体多处受伤。公安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年满16周岁的赵某某、蒙某某采取了刑事拘留措施;对未满16周岁的其余6名涉事学生,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进行了行政拘留。同时,当地教育局责令学校立即整顿、限期整改,并与学校一同与受害学生家属协商处理后续事宜。
(案例二)发生在某市的知名中学。根据当地公安局2024年4月29日发布的情况通告,一名初中女生在某小区旁被多人欺负殴打。涉案的8名学生对受害者进行了拳打脚踢、薅头发、撕扯衣服等残忍行为,期间还录制了视频并传播到网上。公安机关迅速开展调查处理,依法对涉案的8人作出了行政拘留等处罚决定。警方表示将坚决依法打击各类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黑羊效应」。它指的是一群「好人」去欺负跟别人不一样的「黑羊」,但是这个「屠夫团体」并不是为了任何利益去欺负黑羊,比如金钱或是权力,而是因为一些其他的事情,甚至是很小的事。而这只黑羊也并不是真正的「黑」,只是跟其他的白羊不一样而已。像是在学校中,学生们可能会因为某个人成绩很差,就一起排挤他,这种排挤可能一开始只是不跟他讲话,但后来为了让排挤显得有道理,可能会传出一些流言,比如他不只成绩差、还没有天天洗澡之类的,加深对这只「黑羊」的讨厌感,让这种霸凌情形越滚越大。
隐形霸凌,不像拳脚相向的那种明显冲突,它更像一场心理博弈。这种霸凌往往通过“友谊”之名、冷漠、言语攻击、孤立等方式进行,男女生都会遇到。
一是全国未成年人犯罪数量趋于平稳后又有所回升;
二是低龄未成年人犯罪呈增长趋势;
三是未成年人涉嫌严重暴力犯罪数量出现拐点;
四是犯罪类型以暴力犯罪、财产犯罪和性犯罪为主。
一、家庭层面
首先,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要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他们的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的工作。家长应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让孩子明白什么是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其次,家长应该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他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意见和想法,关注他们的心理需求和情感变化。当孩子遇到困难或问题时,家长应该给予他们及时的支持和帮助,引导他们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指责或打骂孩子,这样只会让他们更加叛逆或产生心理问题。
再者,还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工作。应该去了解孩子的行踪和活动情况,防止他们接触不良信息或受到不良人员的影响。特别是现在网络环境复杂多变,家长更应该加强对孩子的网络教育和监管工作。
二、学校层面
从学校方面来说,应当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纳入教学计划之中,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讲座等形式向学生普及法律知识、提高他们的法治意识;其次,应当积极开展案例教育,案例不应狭义理解为违法犯罪案件,自身或周围人生活中实际或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都可作为教学的案例。学校要善用校外法治资源,如校外法治教育基地等,开展体验式教育,将未成年人从法治知识的接受者转化为主动学习者;最后,学校还应建立及时有效的干预和调解机制,当发现校园欺凌等问题时能够迅速采取措施进行制止和处理工作,防止问题进一步恶化。
三、社会层面
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参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作之中来。政府应该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力度,建立健全的未成年人保护制度和机制体系,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援助和保护工作;媒体可以加强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的宣传报道和舆论监督等方面的工作;志愿者组织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等等,通过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和协作配合,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更加健康、安全的成长环境。
从个人来说,如果遭遇了霸凌,应当第一时间应该告诉家长和老师,他们可以采取措施制止违法犯罪行为的继续发生,并对相关的行为人进行批评教育;其次,收集并保存证据。证据是后续处理违法犯罪案件的关键,如医疗诊断记录、短信、聊天记录、视频音频等,这些都可能在后续的法律程序中发挥重要作用。
从学校来说,可以根据违法犯罪行为的严重程度选择适当的处理方式。如果行为较为轻微,可以通过学校内部的纪律处分机制来解决;如果行为情节严重,如造成重伤、长期的精神伤害或者涉及敲诈勒索等违法行为,则应当及时报警,让行为人受到法律的惩处。
没有天生的魔丸灵珠
只有亟待唤醒的人性之光
也呼吁社会各界
积极参与到青少年法治教育中来
共同营造一个
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更多精彩内容
大家可点击上方音频获取!
来源丨《说法讲理》栏目组
原标题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一审丨黄馨怡
二审丨李夏
三审丨杨泓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