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讲理》节目
由南宁市司法局与
南宁市融媒体中心综合广播
联合制作播出
播出平台及时间
990新闻台:周二 19:00(首播)
1074交通台:周六19:00(重播)
本期关注
消费维权
(点击音频收听完整节目)
↓↓↓

好不容易在直播间抢到“爆款”却货不对板?
充值千元的健身卡一夜间“人去楼空”?
……
这些糟心事,你是否也经历过?别急着自认倒霉!学法懂法始终是破解“消费陷阱”的终极武器!如果遇到下面的案例,你懂得如何维权吗?
1.网络购物套路多
(案例一)宜兴某紫砂有限公司为了在网络平台直播中获得更多盈利,在明知程某非明末清初制壶人的情况下向消费者宣传“明末清初程家红一代汉瓦”等内容,使消费者误认为其销售的程家红一代汉瓦紫砂壶为明末清初的紫砂壶,构成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该行为违反了《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第八条第一款第(二)项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依据法律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综合裁量案件情节,处10万元罚款。
(案例二)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对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调查时发现,该公司涉嫌对商品面料成分进行虚假宣传。经查,当事人对面料实际为100%涤纶的产品“庆典棒球衫”在官方网站和官方微博上使用了“100%棉”的宣传用语,共计销售了2243件,销售总额为309534元。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浦东新区市场监管局法对当事人作出罚款5万元的行政处罚。
2.好评如潮真假难辨
北京某公司委托深圳某公司通过虚假问答式的口碑营销对墨白白酒进行营销宣传。深圳某公司通过在某平台问答、贴吧等网络咨询和社交平台,以发布文章和问答式口碑营销等方式对墨白白酒进行虚假宣传。其中问答式口碑营销是由深圳草田公司假借未实际购买或品尝过墨白白酒的人员,模拟消费选择者和实际购买者的口吻,谎称墨白白酒的购买和品用体验好,以此来欺骗、误导消费者。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市场监管部门依法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并对其作出罚款3万元的行政处罚。
3.预付消费懂维权
2022年起,原告胡某多次在董某经营的美容美发店充值会员,2023年,胡某云与该店签订预存合同,缴纳了预存金,同年,双方还签订一份《年卡赠送协议》,双方约定需在2023年进行48次护理,否则不予退还。2024年内,因店铺经营不善,董某在未通知客户前提下,便自行注销该店机构信息。胡某云有部分金额未实际消费,故诉至法院。
法院经审理认为,胡某在董某经营的服务机构充值会员,双方之间形成服务合同关系。该服务机构为个体工商户,现已被注销,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个体工商户的债务,个人经营的,以个人财产承担;家庭经营的,以家庭财产承担;无法区分的,以家庭财产承担。”因董某未与胡某协商好停业后的美容美发服务或退费事宜,即自行停止营业,董某无法完成合同约定的服务义务,致使胡某云的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胡某云享有合同解除权,剩余未消费的会员卡余额以及预存合同未消费金额应当予以返还;但对于诚意金,因胡某云没有根据约定到店消费,属于其自身违反合同义务,对返还诚意金的诉请不予支持。最终判决董某返还胡某云未消费金额及预存金合计10425.53元。

每年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都是全体消费者共同的节日
想做个维权达人
学好相关的法律知识是关键
下面的内容建议收藏哦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等法律规定,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主要享有以下权利:
(1)人身、财产安全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2)知情权:知悉有关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性能、成分、售后服务等情况。
(3)自主选择权:自主选择经营者、商品品种或服务方式、买或不买,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4)公平交易权: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
(5)求偿权:因购买使用商品、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的,有权依法获得赔偿。
(6)社团权:有权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
(7)获得知识权: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获得尊重权: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
(9)监督权: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包括权检举、控告、批评、建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规定,消费者可以依法通过协商、调解、投诉、仲裁、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当消费者遭遇虚假宣传、商品质量缺陷、拒不退换货、价格违法等问题时,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第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第六十条等规定维护自身权益。
维权途径可依次选择协商解决、平台介入、投诉举报、司法诉讼,先通过平台客服发起投诉,要求商家履行退换货或赔偿义务;若协商未果,可申请交易平台介入处理;平台处理不佳可拨打12345、12315热线,或通过“全国12315”网站、消协智慧315平台等渠道投诉举报,及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维权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呢?
(1)首先,建议消费者在网络购物时先使用正规比价工具或平台历史价格查询功能,核实商品真实价格波动情况。
(2)其次,理性对待“限时”“限量”营销话术,避免因冲动下单造成经济损失。
(3)最后,留存商品促销页面截图、商家承诺记录等证据,作为维权依据。

消费者维权意识的增强
有助于消费行业欣欣向荣
促进各行各业积极发展
我们作为消费者
不能把12315视为一串数字
而应将其作为保护自己权益的盾牌与利剑
让我们勇于拿起消费维权的武器
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更多精彩内容
大家可点击上方音频获取!
来源丨《说法讲理》栏目组
原标题丨消费维权
一审丨黄馨怡
二审丨李夏
三审丨杨泓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