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刊·当代关注|“三月三”与新茶饮的美丽邂逅

南宁民歌湖“有得饮”市集上各类新颖的奶茶吸引了游客的注意。刘峥/摄

当广西三月三遇上新茶饮,一场味蕾与文化的奇妙邂逅就此展开。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现场,南宁民歌湖“有得饮”市集,游客捧着奶茶穿梭打卡,让传统“三月三”焕发出年轻活力。以茶为媒,不仅是舌尖上的狂欢,更是一场产业与文化的双向奔赴。

节庆里的奶茶狂欢

在民歌湖莫离塔广场,广西三月三的狂欢以一杯奶茶为起点。10余家广西本土及全国知名茶饮品牌齐聚“有得饮”市集,各品牌推出的独具创意的茶饮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周边产品,令人目不暇接。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文化符号的年轻化表达。壮族摇滚组合“木棉组合”与全国“四季村歌”活动的桂林、柳州、崇左分会场联动,以潮改版的《呗侬情深》点燃现场,歌词中“来喝广西奶茶”的吆喝,将民族热情注入新茶饮场景。

某茶饮品牌将铜鼓这一民族文化符号巧妙融入奶茶杯设计,其独特的造型与纹饰,传递着久远的历史韵味,让消费者在品尝奶茶的同时,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

深度挖掘当地独特资源并进行创造性转化,也是各个新茶饮品牌的主要发力点。总部位于杭州的某茶饮企业,在广西的门店超500家,它们甄选横州的茉莉花茶,推出“云岭茉莉白”茶饮,一直是门店销售第一的爆款。某茶饮品牌用恭城油茶搭配广西水牛奶,并进行改良,使其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口味。不少游客在品尝“油茶奶茶”后表示,没想到这么好喝,这让年轻人对广西油茶文化有了全新的认识。此外,梧州六堡茶等本土原材料,也成为不少茶饮品牌的“灵魂担当”。

跨界联动的故事在这里上演。南宁邮政部门“绿驿茶局”将奶茶与书信文化结合,推出极具广西特色的茉莉花奶茶,让消费者不但可以休闲地喝奶茶,还能集戳打卡、寄送明信片,跨界联动的同时帮助茶农增收,探索一条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此外,广西文旅部门还联动某茶饮品牌,推出了“三月三”限定周边,聚焦14位广西女性非遗传承人,寻找八桂十四城文化脉络。节庆品牌与茶饮品牌的“双向奔赴”,极大激活了这场文化消费盛宴。

发力新茶饮 广西有底气

作为农业大省区,广西的林、果、糖等特色资源丰富,在芋头、水果、奶品、茶叶等新茶饮原材料供应链方面,具备规模优势、品类优势、资源优势和产量优势。

“十四五”以来,作为茶叶大省区的广西,大力推动打造千亿元茶产业,形成了以六堡茶为引擎,茉莉花茶、早春茶等特色优势茶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2024年,广西茶园面积达170万亩,茶叶产量达12.97万吨,干毛茶产量连续5年年均增长率为9.41%。

茉莉花茶是新茶饮品牌青睐的基底茶之一。南宁横州市被誉为“中国茉莉之乡”,茉莉花产量占据全球60%以上。这里的茉莉花以花期长、香味浓著称,为奶茶提供了馥郁芬芳的基底。

近年来,随着新式茶饮市场的蓬勃发展,横州市的茉莉花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农夫山泉、蜜雪冰城、瑞幸等知名茶饮品牌将横州茉莉花作为原料,推出了多款备受消费者喜爱的茶饮产品。其中某女星代言的“鲜萃轻轻茉莉”,单日销量突破167万杯。

六堡茶作为广西黑茶的代表,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赋予茶叶醇厚的口感与独特的风味,成为奶茶新原料的优质之选。近年来,梧州市围绕打造广西千亿元茶产业“半壁江山”的发展目标,推动梧州六堡茶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发展。目前,全市茶园面积已突破40万亩,年产六堡茶近4万吨,综合产值超250亿元,“梧州六堡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49.73亿元。

此外,广西水牛奶以高蛋白、高脂肪的特点,为奶茶增添了浓郁醇厚的口感,深受消费者喜爱。广西水果品种丰富,产量连续7年排全国第一,芒果、荔枝、龙眼等热带水果产量可观。这些新鲜水果不仅为茶饮增添了丰富的口感和天然的甜味,还保证了饮品的新鲜度和健康度。

无论原料或辅料供应,广西均优势显著。从连片的茉莉花田,到郁郁葱葱的六堡茶园,再到广袤的甘蔗地与芋头地,广西实现了“从茶园到茶杯”的全链条覆盖,为奶茶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使其在市场竞争中具备强大的底气。

游客在南宁民歌湖“有得饮”市集品尝某品牌茶饮新推出的“油茶奶茶”。石钖/摄

让新茶饮在传统节庆中绽放

实际上,广西奶茶产业早就声名在外。平南县,这个有“奶茶之乡”美誉的地方,20多万从业者凭借敢闯敢拼的草根创业基因,在全国各地乃至海外开设了6万多家门店。他们从最初的小本经营,到如今打造出“梁小糖”“大口九”等众多知名奶茶品牌,靠的是不断创新和适应市场的能力。

目前,平南奶茶品牌已达到200多个,品牌门店扩展到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带来将近500亿元的年营收规模。当前,平南县正在对平南奶茶产业进行资源整合,统一规划,打造百亿产业集群。

近年来,广西重视茶产业与新茶饮的融合发展,做好政策引导、科技创新、品牌培育等,并搭乘广西三月三的东风,将新茶饮产品和营销融入民族文化元素中,不断推动茶产业向高端化、品牌化、国际化迈进。越来越多的广西茶企和品牌在国内外市场上崭露头角,赢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和认可,也推动了茶产业与新茶饮供应链融合发展。

当前,以阿嬷手作、煲珠公、茶之都等为代表的广西本土品牌加速发展,但广西新茶饮还存在本土品牌全国影响力有限、产品创新不足等问题,需构建“节庆+文化+产业”联动模式,强化“桂茶”的文化内核与市场竞争力。

如何借力传统文化,推动广西新茶饮产业迈向新高度?业内人士认为,广西三月三的舞台上,新茶饮不仅是消费符号,更是文化自信与产业发展的载体。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善于挖掘和利用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在产品、品牌、产业融合等方面不断创新发展。

当古老的“三月三”与年轻的新茶饮美丽邂逅,相信在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广西新茶饮产业也将迎来发展新契机,成为广西经济发展新亮点,也让广西的传统文化通过新茶饮这一载体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阅读量:270 记者:石钖 编辑:覃凤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