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南宁市“民歌一条街”正式启动。南宁民歌巴士成为流动的舞台。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陈思羽/摄
参加中国网络媒体论坛活动的嘉宾在广旅·南宁之夜演绎舞台前观赏表演。
游客在广旅·南宁之夜演绎舞台“戏里邕”前观看邕剧,带旺周边商铺消费。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广西云-广西日报记者沈程/摄
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当前,新一代青年群体已成为新型消费的生力军。
南宁青秀山游客欢歌载舞,民歌湖音乐小镇人流如织,三街两巷和南宁各大夜市挤满品尝本地特色美食的外地游客……刚刚过去的“三月三”假期,南宁到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一场以民歌、民俗、美食为主的,年轻人与新场景有力互动的消费狂潮席卷街头巷尾。
这得益于南宁市以“三月三”切入千行百业,充分发挥烟火经济、山歌文化、民族新韵等活动载体,激活商文旅融合发展。这个充满活力与欢乐的节日,已不仅仅是原有的传统佳节和山歌里流转的爱情盛会,更成为南宁文化旅游产业虹吸外地游客和激活青年消费的一张王牌。
1 夜,是八桂大地的另一种苏醒
“南宁是一座有活力、有魅力的城市,新‘夜’态里的烟火气令人沉醉,特别适合年轻人。”网络达人彭宣耀参加完“广旅·南宁之夜”活动后,在朋友圈中对南宁发出了深情的“告白”,并拍摄多条短视频,分享在南宁的所见所闻,让更多网友体会到八桂大地的另外一种苏醒。
南宁夜食火爆。华灯初上,南宁各大夜市早已人声鼎沸。建政路夜市、平西夜市、埌西夜市等美食聚集地,摊主的吆喝声与食客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空气中弥漫着诱人的香气。“三月三”的到来让平时就很热闹的夜市更加火爆。“平常卖50公斤左右,这几天能卖200公斤以上。”这几天,在建政路夜市经营糯米饭摊点的黄女士从早上7时半一直忙到次日凌晨1点。
南宁夜娱丰富。夜幕低垂,琳琅满目的商铺如同璀璨星辰,点缀着南宁越夜越精彩的活力。民歌湖音乐小镇是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的主舞台。现场通过水上市集民乐演出、“春江水”民族服饰秀、民族狂潮DJ表演秀等形式,营造新消费场景。
南宁夜游美妙。远道而来的游客漫步在南宁缤纷夜色中,每一次按下手机或相机的快门,都是对这座不眠之城心跳节奏的一次捕捉。游客在三街两巷探寻现代潮流与民俗非遗的国潮艺境,在水漾市集感受老友烟火与东盟风情的邕城新事,在亭子码头邂逅邕江碧波与巨型风筝的空中诗篇……
今年广西三月三假期,南宁启动“活力夜广西”嘉年华系列活动,推动夜间文旅业态不断创新和扩容提质。统计显示,仅是“广旅·南宁之夜”客流量累计超25.68万人次,其中“三月三”当日游客就达10万人次,南宁之夜网络话题量超1.2亿次,AI、美食和国潮等年轻话题成为热议。“老友夜生活”持续擦亮“南宁夜市”品牌,让南宁成为具有“文化潮、烟火气、年轻力”的活力夜广西新名片。
2 歌,从巴士到街头的全民狂欢
上车即可欢歌。邕城大街上,一辆辆绘着壮锦纹样的南宁民歌巴士穿梭而过。车厢内,悠扬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在回响,歌手们引吭高歌,引得乘客纷纷举起手机录下这“流动的舞台”。
“首次在公交车上表演,并与大家一起互动,让人很兴奋。”来自内蒙古自治区的马头琴青年演员青格图勒弹唱《酒歌》,引来阵阵喝彩。
今年的南宁民歌巴士创意不断。3条定制线路串联青秀山、万象城、民歌湖等城市地标,28趟班次载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民歌手与市民一路欢歌,而AI技术的加持,让南宁民歌巴士更具科技感。
当南宁民歌巴士停靠在主会场三街两巷,沸腾的人潮漫过青石板路。邕州古城·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是“民歌一条街”的主舞台,来自新疆、宁夏、内蒙古、西藏和广西的青年民歌手们,用激情的表演展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好生活,而“民族机甲”则展示了民族之美和科技之美的融合。哔哩哔哩千万粉丝级的虚拟UP主,也在“开放麦”的舞台上,与市民通过网络世界开启同唱民歌的虚拟合作,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传播民歌魅力,开启民歌新势力。
爱在歌里流转。3月30日,“爱在南宁”脱单音乐会广西三月三系列专场(首场)在青秀山音乐大草坪浪漫启幕,2000名满怀期待的单身青年在山水环抱间,共同演绎了一场传统与现代交织的浪漫交响曲。持续两小时的春日盛会,不仅推动民族节庆、音乐文化与青年群体的独特交融,还创新融入非遗与人工智能科技应用,深化“爱在南宁”品牌文化内涵,助力南宁打造“国际脱单之城、有爱之城、温暖之城”的城市IP。
出门即赶歌圩。今年的“绿城歌台”群众文化活动精彩演绎,各县(市、区)一路欢歌:歌台上,来自全国“村歌”活动广西选拔赛的优秀歌手轮番登场;民族文化长廊里,市民游客踊跃参与非遗手作、民族服饰体验等互动项目;街区内,各个商铺联合推出“民歌接歌挑战赛”。
从巴士到街头的全民欢歌,从脱单音乐会到“绿城歌台”,今年“三月三”期间,南宁市和各县(市、区)结合地域特色、文化亮点等内容,以“民歌+潮玩”的形式开展各种活动,不仅打造了非一般的“国潮歌圩”,还为广西各族群众和全国各地游客打造了集民歌海洋、民俗盛宴、潮玩街区等一体化的游玩路线和消费新场景。
3 韵,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在民歌湖音乐小镇,外地游客对桂客家店内的广西文创饰品和美食格外青睐,桂客家负责人从开业就忙得没停过,自创的本地老友味小吃被游客抢购一空,还卖出1000多个绣球,一天营业额近4万元。
作为2025年“广西三月三·八桂嘉年华”开幕式主场地,民歌湖音乐小镇,近50家商户的广西传统小吃和民族特色文创产品,在歌舞演绎中比往日更加畅销。3月31日当日,11时开放,到22时闭园,入园人数超17万人,以年轻人居多,园区内商家整体营收突破200多万元,带动周边商家营业收入达数百万元。
夜幕降临,南宁万象城户外下沉广场变身民族文化大舞台。作为“民歌一条街”分会场的南宁万象城,连续两天举办“天籁之约·万象更新”主题民歌会,汇集来自全国各地的民歌音乐人,将民歌与国潮相融合,唱响非遗律动,每天都吸引区内外上万名游客前来围观打卡。据南宁万象城相关负责人透露,得益于民歌音乐的引流,“三月三”期间,商城营业额相比普通节假日提升了15%,零售额创新高。
在“三月三”民族韵和现代风营造的新场景下,三街两巷和南宁各大夜市挤满了品尝本地特色美食的市民游客,生意火爆堪比春节、国庆假期,一些外省游客,还专门坐动车过来品尝老友粉、螺蛳粉等。
为进一步激发消费热情,广西商务部门在假期前向全区持续开展汽车、家电、3C产品、家装厨卫、电动自行车等以旧换新补贴活动,并发放超200万张“33消费券”,南宁市联动各县(市、区)、开发区及重点企业数千家销售门店,启动“乐购南宁·33消费节”,推出一系列促消费活动,涵盖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多领域。
从南宁民歌巴士到虚拟主播,从非遗年轻化到民歌数字化,今年的广西三月三,南宁以年轻语态重构文化叙事,在活动设计方面较以往内容更丰富、体验感更强、开放性更广,“文化+消费+科技”的多维创新场景更好地展现了地方韵味。
消费场景从“节日爆点”向“常态活力”转化。广西社科院原院长陈立生认为,“三月三”在提振消费的同时为全国传统节日经济升级提供经验,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呈现,强化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深度对接,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一个范例。
暂时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