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西乡塘区这场军地应急救援力量联合演练真“硬核”

“报告指挥部,邕江河堤100米堤坝加固已经完成,230名受困群众已经转移完毕。”“石埠站56名被困乘客已经转移完毕,站內积水已经排空。”……5月15日,西乡塘区美丽南方国际水上休闲运动基地,一场将未来科技与实战能力融于一体的应急救援力量联合演练(代号“西联-2025”)震撼开场。

当天,在南宁警备区指导下,西乡塘区人武部联合应急管理等部门,开展南宁市民兵整组点验大会暨军地应急力量一体化建设运用展。各行业系统部门40余支队伍,1600余人统一着装,整齐列队,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接受这场庄严的“应急处置大考”。另有10支地方应急救援队伍,同时参加了联合演练。

联合演练以南宁遭遇强降雨,邕江水位持续上涨,西乡塘区沿江乡镇出现内涝导致群众、石埠站地铁乘客被困以及部分江段可能出现漫堤险情为背景,分轨道交通应急救援、水域立体救援、科技赋能现场筑堤三个科目进行。

其中,轨道交通应急救援演练现场,消防救援大队驾驶全地形两栖车破障前行,4台大功率排水泵同步作业;南宁市西乡塘区石埠街道民兵应急排迅速搭建水上浮桥;交警部门实时疏导周边交通;通过多部门紧密配合,将城市生命线抢险救援的每个环节精准落地。

水域立体救援演练现场,南宁军地应急救援力量启动“水陆空”立体救援模式。地方水上消防力量使用无人机精准抛投救生圈,驾驶皮划艇救助落水人员,并登船救援;民兵应急力量派遣水下蛙人进行设备救援,民兵心理防护分队人员对出现应激反应伤员进行心理治疗;警航支队空中救援飞机紧急转运重伤员;海事局派出拖船迅速拖离受损船只。

在堤防加固演练环节中,救援队伍将未来科技融入传统抢险,更新使用一批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硬核”装备。一体式防汛沙袋装袋机实现防汛沙袋全流程自动打包、定量装填、自动封包、自动出袋,装袋速度达到600袋/小时;负责筑堤的民兵应急连官兵,佩戴人体外骨骼搬运沙包,加固子堤;搭载测绘级激光雷达、高分辨率热红外和可见光相机于一体的巡堤无人机,化身“智能哨兵”,对堤防表面进行扫描,捕捉管涌口温度异常和地形细微变化,结合智能识别软件,快速对堤坝管涌、渗漏、塌陷等险情隐患进行识别;专家组依托实时数据远程指挥,实现防汛从“人力驱动”向“科技智防”的跨越。

此次一体化联合演练,检验了西乡塘区军地应急力量的联动机制,深化了军地应急资源共享、提升了协同作战能力,西乡塘区各部门将继续保持昂扬斗志,为城区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保驾护航。

阅读量:135 编辑:黄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