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记者从自治区生态环境厅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我区日前出台《美丽广西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将美丽广西建设蓝图转化为“施工图”,细化为可操作、可量化工作清单,确保美丽广西建设任务有序推进。
据介绍,去年以来,我区不断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持续筑牢祖国南方生态安全屏障,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建设迈上新台阶。2024年,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前列,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7.1%,全国排名第6;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达到98.2%以上;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达到92.9%;土壤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向好,“山清水秀生态美”金字招牌越发闪亮。
《三年行动计划》锚定美丽广西建设阶段目标,细化了细颗粒物平均浓度、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水生态环境质量、美丽河湖建成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比例、“无废城市”建设比例等具体指标要求,明确2027年美丽广西建设目标是: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得到优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有效实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保持全国一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断增强,城乡人居环境稳步提升,南方生态安全屏障持续筑牢,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更加健全,“一区两地一园一通道”绿色根基更加坚实,美丽广西建设成效显著。
《三年行动计划》还明确了7大方面共30条具体措施,提出加强环境监管执法,构建“人工+智能”监管机制,提升生态环境执法效能。大力推行非现场、无感式执法,加快智慧监管平台建设,构建违法线索识别模型,用好大数据、云计算、大模型AI等智能化辅助技术,对排污许可、污染源自动监控、机动车检验检测、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等多源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精准识别违法线索,实现从“人海战术”向“智慧执法”转变,由“人防为主”向“技防优先”转变,提升执法效能。
转载请注明出处 保持信息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