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兴宁区五塘镇王竹村通过“示范带动、文化润心、产业筑基” 三向发力,有序推进移风易俗工作,获评广西乡村振兴示范村、南宁市文明村镇等多项荣誉。
在示范带动方面,王竹村召开党员大会,党员干部热烈讨论并明确红白事宴席规范,原则上累计不超过30桌,每桌花费不超过600元,非亲属礼金不超过200元,彩礼不超过3万元,大家以身作则抵制铺张浪费、大操大办等不良风气,引导村民摒弃高额彩礼、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同时,在那里坡文化活动中心设立红白事聚餐服务中心,配备场地和桌椅等器具,成立由村民自发组成的红白事志愿服务队,提供宴席帮厨等服务。
在文化润心方面,王竹村充分考虑村民文体活动需求,筹集约300万元资金建设文化阵地,建成8个文化室、8个灯光篮球场和4个文化舞台,将移风易俗转化为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创新采取“文艺 + 宣讲”形式,将“抵制高额彩礼”“孝亲敬老”主题融入舞蹈、花扇等文艺演出,今年已结合传统节日开展4场移风易俗主题活动,覆盖群众超1000人。此外,借助乡村大喇叭,结合村情农时宣传政策知识,传递乡风文明 “好声音”,邀请广西艺术学院等单位绘制美丽乡村墙绘,生动展现孝老爱亲、诚实守信等内容。村民粟阿姨对此赞不绝口:“以前墙上的墙皮都花了,现在画了这个移风易俗文化墙,不仅好看,还有新风故事,有意思多了。”
在产业筑基方面,王竹村立足实际,大力发展“五塘大米”“五塘苦瓜” 等特色产业,组织 “土专家”“田秀才”开展农技培训,建成1000多亩的“五塘大米”全产业链示范区,推动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提供上百个就业岗位。村民既能获得土地流转租金,又能在家门口就业,生活日益红火。产业发展为移风易俗提供了坚实物质基础,文明乡风又优化了发展环境,形成良性互动,村民从最初的观望逐渐转变为了主动参与。
如今的王竹村,移风易俗成果显著,乡风文明蔚然成风,正逐渐展现出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美丽乡村新画卷。
来源:兴宁区文明办 五塘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