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青秀区新竹街道新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活动室内,洋溢着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暑假公益“友趣课堂”首课正式开讲。华东师范大学志愿者梁恩华担任AI启蒙主讲老师,他用深入浅出的语言,串联生活中的小故事,为孩子们揭开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等前沿科技的神秘面纱,激发他们探索“身边AI”的好奇心。
“我们希望把公益课程办得丰富、贴心,真正回应居民所需。”新竹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覃毓宁说,社区通过线上问卷、线下“竹声倾谈”民情恳谈会等渠道征求民意,并积极链接社会资源。
据介绍,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青秀区认真答好“开门教育”必答题,聚焦转作风、提效能、减负担,解决企业、群众急难愁盼,提升政务服务质量和效率,让群众“呼声”变“掌声”。
锚定“双举措”把实事办实。针对城区食品经营主体基数大、业务办理需求大的现状,青秀区将现场勘验许可简化为承诺许可,实行食品经营许可和小餐饮登记承诺制审批,办理材料由“一套”压缩至“一张”。一方面,对符合许可审批条件的,仅提交申请材料并书面承诺,最快15分钟即可出证;另一方面,升级“云勘验”小程序,推动传统食品经营许可颁证由线下向线上转变,实现当天勘验、当天颁证,共惠及1.8万家食品经营户。
锚定“双服务”把好事办好。推出“审批预服务”,对城区企业登记、医疗机构执业、食品经营等领域31个政务服务事项实行“审批预服务”,帮助企业打好事项办理“提前量”,进一步激发了各类经营主体活力和消费市场活力。发挥“集中办”的优势,以“证前指导+全程代办+送证上门”机制为抓手,为商业街区、产业(工业)园区、大型商业综合体、综合市场等场所提供上门集中办证服务,让企业“少走路、不走路”。
锚定“双创新”把难事办妥。拓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应用场景,打破群众和企业办事“信息孤岛”,通过数字赋能和模式创新,解决“办什么”“怎么办”的问题。在“青秀政务”微信公众号开发政务服务AI智能问答,将一次性告知、申请材料模板等两批111个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内容充实到智能问答数据库。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方面,有序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创新推出第一批青秀特色“一件事”,通过减环节、免材料、优服务,提高企业、群众办事便利度,使“办促销”“开理发店”“办劳务派遣公司”等高频业务能够即办即得,累计办成青秀特色“一件事”553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