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宁市兴宁区昆仑镇太昌村呈现出一派产业兴旺、乡风文明的喜人景象。这个辖14个坡24个村民小组、共有1060户3820人的村落,近年来以移风易俗为重要抓手,创新实施“四聚焦四推动”举措,深化移风易俗,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的精神动力。
聚焦机制建设,推动观念转变
太昌村通过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村民代表会议充分讨论,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文明要求纳入修订后的《村规民约》。开展常态化宣传教育,让文明理念深入人心。组建红白理事会,构建起“党员+理事会+社会服务” 联动机制,推行操办标准、流程、监督、服务“四个统一”,使移风易俗工作实现制度化、常态化,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风气得到有效遏制。
聚焦示范引领,激发文明活力
党员干部和老党员率先垂范,带头签订无偿让地协议,在他们的带动下,广大村民积极响应,助力完成8.48公里的道路扩建工程,极大改善了村民出行条件。此外,村里建立长效激励机制,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从集体经济收益中安排专项资金,用于发放困难家庭助学补贴、参军补贴等,在全村营造出尊学重教、拥军优属的良好风尚。
太昌村村民在道路拓宽项目勘界划线
聚焦基层治理,促进共建共享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开展法律宣传、移风易俗宣讲等志愿服务活动。创新推行“积分制” 管理,将简办红白事、文明祭祀等行为量化为积分,村民可凭积分兑换生活用品。村里还构建“网格队长+老党员+志愿者+村两委” 多元矛盾调解模式,2024 年以来成功调处矛盾纠纷17起,基层治理效能显著提升。
太昌村村民在文明积分超市用积分兑换生活用品
聚焦产业赋能,增强内生动力
该村紧抓乡村振兴机遇,着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积极引导人才返乡创业,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如今,平头坡、六桧坡的肉牛养殖和石桶坡的养蜂等特色产业项目已初具规模,培育出致富带头人12名,村级集体经济年均增收超15万元,带动周边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稳定增收。坚实的产业基础为村民追求美好生活、摒弃陈规陋习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为文明乡风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2024 年,太昌村入选自治区首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村级实践交流基地,成为南宁市唯一获此荣誉的村庄。
太昌村的肉牛养殖产业
如今的太昌村,文明新风深入人心,治理效能持续提升,乡村振兴步伐稳健,正朝着产业兴、百姓富、乡风美的目标阔步前行。
来源:兴宁区文明办 昆仑镇
记者:王可欣
实习记者:莫金燕 秦穗君